1. 臺日攜手深化工藝產業技術合作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日本岩手縣工業技術中心 簽署友好交流合作備忘錄 共創永續發展新契機
日期:2025-10-20
為促進臺日工藝技術與文化的深層交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與日本岩手縣工業技術中心(Iwate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以下簡稱工業技術中心)於今(114)年8月8日正式簽署友好交流合作備忘錄。
工業技術中心代表人熊谷泰樹理事長表示,本次備忘錄旨在透過雙方的友好合作與交流,促進工藝產業相關研究發展及人才培育,推動臺灣與岩手縣兩地工藝產業的永續進程。此舉不僅將奠定雙方長期互動的制度基礎,亦象徵臺日工藝在國際鏈結、材料研究與技術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
為延續簽署成果,工藝中心於10月啟動首波實質交流,展開「2025年漆工藝資源復育暨產業技術人才國際交流研修」行程並於近日圓滿落幕。本次研修內容由雙方共同策劃,為期4天半的密集行程,充分展現雙方自締結合作以來的積極互動與未來合作潛力。研修團此行在岩手縣工業技術中心的精心安排下,深入參訪材料研究部門、淨法寺漆樹種植場域與日本全國性生漆評選大會現場,並走訪秀衡塗、浄法寺塗、岩谷簞笥及南部鐵器等傳統工藝據點。透過現地觀察與技術交流,團員深刻體驗岩手縣如何以技術研究支援傳統產業的永續發展,特別是在生漆採取、精製與塗膜耐性測試等領域,展現了高度的技術整合能量與產業應用實力。
此次研修行程除深化雙方既有的合作基礎,更讓臺灣團隊得以從科技、產業與永續三重面向理解日本岩手縣如何建構完善的「地方產業技術支援體系」。該體系長期投入材料科學、表面塗層技術、品質檢測與傳統工藝製程改良,建立兼具創新與實用性的研發模式。此模式涵蓋漆藝、金工、木工、染織及複合材料等範疇,展現地方工藝如何透過科學方法與現代化設備實現技術再生,不僅成為臺灣工藝體系未來發展的重要參照,也為臺灣在漆樹復育、生態管理及材料應用等面向,提供具體且前瞻的借鏡。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此次研修不僅是一場工藝文化交流,更是一場技術與學理交會的深層對話。透過與岩手縣工業技術中心的合作,臺灣得以從國際經驗中汲取養分,反思並拓展自身在工藝材料科學、產業技術與文化創新的發展潛能。陳主任指出:「岩手縣的經驗讓我們看見,工藝如何在現代科技支援下持續演化,成為地方產業永續的重要動能。」未來,工藝中心將以此合作為起點,持續推動臺日工藝國際交流,讓臺灣的工藝能量漫波國際、匯聚創意活水,透過跨域協作與技術導向的創新實踐,讓臺灣工藝在永續、文化與科技並進的時代中,展現嶄新的生命力與全球競爭力。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4825
2. 浪漫莒光樓 夜間限定10月27日歡迎來打卡
日期:2025-10-20
金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莒光樓」,即將在光影中展現嶄新風貌!金門縣政府觀光處及文化局攜手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藝術轉動社區計畫」,將於10月27日(星期一)晚間7點在莒光樓舉辦燈光成果發表會,邀請民眾以全新角度感受莒光樓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夜色魅力。
本次莒光樓光環境由長年投入美術館、文資建築與公共藝術的燈光藝術家何仲昌規劃設計,透過藝術家深厚的實務經驗與在地合作,從室內照明到戶外光景,層層勾勒出莒光樓全新的夜色氛圍。
發表會當天將由金門棠風舞蹈團戰地小兵熱鬧開場,並規劃燈光秀及新設7處打卡點,現場上傳照片即可獲得限量小禮物,歡迎有興趣的民眾10月27日到莒光樓一同體驗專屬金門的光影之夜。
活動資訊
莒光樓燈光成果發表會
活動日期:114年10月27日(星期一)晚上7點
活動地點:莒光樓(金門縣金城鎮賢城路1號)
參加方式:自由參加,歡迎共同欣賞莒光樓夜晚的全新風貌!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4789
3. 臺西當代藝術交流展《卷潮之聲》登場 7組臺灣錄像與新媒體藝術家展現多元創作能量
日期:2025-10-20
1.李映蓉《座頭》(藝術家提供)2.林雅暄《第十八空格》(藝術家提供)
文化部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今年促成西班牙策展人Txema Agiriano及臺灣策展人陳永賢合作,將於10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畢爾包市「比斯開亞展廳」(Bizkaia Aretoa)舉辦臺灣與西班牙專題交流展覽《卷潮之聲》。展覽集結臺灣藝術家陳昱榮、李映蓉、黃翰柏、黃彥超、林雅暄、超維度互動及CHW Lab等團隊,展出錄像藝術、AI人工智慧技術與科技新媒體裝置等多元創作,結合現場音像表演及行為表演,呈現當代臺灣藝術在「歷史與記憶」、「地景與科技」間的深入探索。
《卷潮之聲》將於22日舉行開幕活動,策展人陳永賢及藝術家陳昱榮、李映蓉、黃翰柏、黃彥超、林雅暄、黃盟欽等將親赴現場,帶來陳昱榮音像表演《流動的邊界》及黃彥超臨場行為表演《娃娃進行曲》等演出,同時舉辦「臺灣錄像藝術專題講座」,與當地藝文界進行對談交流。
本次展覽以1626年西班牙帝國於臺灣基隆和平島建立「聖薩爾瓦多城」為開端,回望大航海時期臺灣被納入全球貿易網絡的歷史,象徵文化流動與地景記憶不斷被召喚、遺忘及重構過程。策展人陳永賢強調,臺灣作為一個海洋島嶼,始終處於地理與文化的流動場域,透過藝術語彙喚起這種多義且變動的特質,讓觀眾重新思考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卷潮之聲》分為「地景裂縫」、「身體記憶」和「技術殘響」3種面向。在「地景裂縫」方面,黃翰柏《邊地軌跡》以巨觀微觀視角呈現海陸交界,揭示冷戰地緣政治制度斷裂與棲地威脅;陳昱榮《模糊之岸》以轉譯臺南文化遺址身體感知,構築虛實交錯的景觀配置,探討外部權力對地方調控作用。
「身體記憶」將對生命感受及情感轉化為創作命題,李映蓉《座頭》透過家族記憶,闡述祖父經歷228事件,試圖以藝術補綴身心創傷;黃彥超《娃娃國・娃娃町》透過扮裝行為來擾動慾望,以荒謬動作拆解社會規訓,對抗政治意識的權力滲透。
「技術殘響」部分,CHW Lab《植物卷軸》以西班牙在臺城堡史為靈感,透過AI繪製植物遷徙路徑,隱喻文化與身份的流動;林雅暄《第十八空格》以臺灣白米炸彈客事件為起點,探討AI演算的人性保留,質疑自主權將歸何處;超維度互動《Project Patching》從原住民影像搜尋的誤讀,揭露AI偏見所導致的文化壟斷,叩問機器模型的生成邏輯如何折射出人類存在價值。
駐西班牙文化組長張祐瑄表示,自2024年促成西班牙「BIDEODROMO國際實驗電影與錄像藝術節」與臺灣「機動眼國際動態媒體藝術節」展開臺西互展合作,歐洲新媒體及錄像藝術界對臺灣藝術實力認識大幅提升。今年持續引介臺灣優秀藝術家至西班牙展演,《卷潮之聲》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也是對未來的探索,藉由藝術家的創作,觀眾得以在卷潮般的湧動中,看見臺灣文化在國際舞台上所散發出的韌性與光芒。
2025畢爾包《卷潮之聲》當代藝術展覽資訊
時間:10月22日30日
地點:西班牙畢爾包「比斯開亞展廳」(Bizkaia Aretoa)
活動官網:https://rollingtidesart.wixsite.com/home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4824
4. 臺灣科技藝術閃耀國際 3部作品入圍捷克ART*VR影展
日期:2025-10-20
第3屆捷克ART*VR影展(Festival of Virtual Reality and Immersive Art)將於10月21日至26日在布拉格DOX當代藝術中心舉行。臺灣導演葉信萱VR作品《Sense of Nowhere》入圍本屆國際競賽單元,藝術家莊禾及蕭禹琦的《Demo:Dome》、李欣芫與法國跨域藝術家Sandrine Deumier共製的《Across the Lake》等2部作品則入圍「穹頂劇場」單元。在文化部支持下,葉信萱、莊禾、李欣芫等3位影人將赴捷克參與影展與論壇,展現臺灣科技藝術創作實力。
ART*VR影展獲捷克文化部的支持,自2023年舉辦以來,逐步擴大規模與專業度,過去2屆影展參與人次均突破3000人,展映作品數量也從首屆的20部,增至今年的41部,並有來自波蘭、匈牙利、德國、法國、荷蘭、英國、加拿大、美國、哥倫比亞等國的科技藝術創作者與業界人士參與,展現影展在國際交流及業界連結上的良好能力。
葉信萱《Sense of Nowhere》剛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沈浸式競賽,故事靈感受佛教、道教、印度教及心理學啟發,作品互動設計引入印度教的手印,觀眾戴上VR頭戴裝置後,可以透過手勢互動,進行體驗感測,開啟心靈與現世之間自我探索旅程。
莊禾及蕭禹琦的《Demo:Dome》是一部融合創新實驗與視覺展示魅力的作品,以幽默、抽象與超現實的影像融合,展現圓頂投影獨特的創作語言,透過數個事件動畫,使觀眾對穹頂投影的可能性進行探索。全景放映讓觀眾的視線化身為鏡頭,賦予主觀的選擇性,引發更多對穹頂影像表現形式的實驗與想像。
李欣芫與Sandrine Deumier共製作品《Across the Lake》,將湖泊描述為感知與記憶交織的入口,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催眠般的記憶景觀之旅,圓頂投影如同一張記憶地圖,影像與聲音片段逐漸浮現,從細節到全景,層層展開。
今年影展新增「穹頂劇場」單元,於布拉格天文館的全景劇場內展映,天文館擁有領先世界的數位圓頂影院系統,場內可同時容納300人,觀眾可在360度沉浸式環境中體驗獨特的視覺感受,透過放映高質量的視覺影像,提供觀眾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影展主辦單位表示,本屆影展吸引來自約15國創作者與業界人士參與,臺灣今年參展作品數量與荷蘭、德國等科技藝術強國並列,成為本屆影展的亮點之一。
臺灣3位影人葉信萱、莊禾、李欣芫於影展期間受邀出席開幕式與Zip-Scene Conference論壇。今年論壇主題為「尋找注意力:在注意力分散的環境中進行互動式數位敘事」,邀請世界各地VR從業人員展開密集的討論與交流。
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表示,ART*VR影展是中東歐首個專注於VR作品的影展,自影展開辦以來,我國每年均有作品獲得主辦方青睞。本屆影展活動,臺灣以更大規模參展,今年更有2部臺灣作品入圍新增的「穹頂劇場」單元,突破以往VR設備僅能單人使用的限制,讓更多觀眾同時「體驗」臺灣作品,進一步提升臺灣科技藝術在中東歐的國際能見度。
更多ART*VR影展活動資訊請見官方網站:https://artvr.cz/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4954
5. 邁向新起點!北區百大文化基地第一場交流會議 探討館舍活化新模式
日期:2025-10-20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114年北區百大文化基地業務推動計畫」交流分享會議,於10月19日(星期日)在華山文創園區圓滿落幕。會議以「文化廊帶 × 區域串聯」為主軸,聚焦文化館舍活化、社區共學與地方創生之實踐,吸引北區多組文化基地代表及公私部門共同參與,現場交流熱烈。
分享會議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彭俊亨董事長與明新科技大學劉崇治副校長揭開序幕,現場出席貴賓有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理事長許主冠老師、吳盈慧老師、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吳碧霜執行長、社團法人台灣公益CEO協會林淑娥秘書長、什予文化有限公司包佳靜執行長、龍潭愛樂管弦樂團張鴻宇團長、臺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葉益青副執行長、葉敏芳老師、明新科技大學張奕騰教授與張哲維教授等人。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彭俊亨董事長致詞中期許百大文化基地作為一個整合型的文化政策,能夠藉由論壇、交流等分享活動發揮政策效益;作為主辦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則是期許藉由文化部的挹注讓百大文化基地綻放更能綻放在地活力;貴賓致詞後,緊接著由宜蘭「來宜蘭迺菜市場」少年阿公方子維首先分享市場文化再生的行動實例,隨後洪菁穗、葉益青以「文化館舍與社區」為題,提出館舍與居民共構的創新治理模式;「新北市中和緬甸街區」楊萬利、王麗蘭亦分享多元族群的文化融合,林耿立、張敏捷則以「社區共學的可能」呼應,強調文化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下午場由「或者新州屋」陳添順執行長董事長帶來空間轉譯與創業經驗的分享,而「大山北月」創辦人莊凱詠則以地方文化旅遊為例,詮釋山城創生的可持續路徑。陳素芳、林駿騰、胡朝欽與王大維等講者,陸續從故事敘事、產業創新到永續經營等面向,提出文化廊帶共榮的策略想像。
最後由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理事長許主冠老師總結表示,今日論壇不論基地的分享或論文的發表,都傳播了許多值得傳播的理念,今天的4個百大文化基地的核心精神是把4個過去不同生產的場域、轉換成當今可以營運的空間,是一個空間再生產的概念,並透過策展的方式,讓地方的精神與價值被看見,透過百大文化基地政策與在地青年的對話及觀看,為臺灣織出了一張永續的文化網絡。
本次會議成功促進北臺灣九縣市文化團隊之間的對話與連結,展現「文化基地不是單點,而是串聯成網的文化生態圈」之精神。透過知識共學與經驗交流,將為北區文化發展注入更多創新能量與永續思維。
接下來北區百大文化基地業務推動計畫還有兩場交流分享會議將陸續登場,分別為11月10日(一)早上10:00於新竹縣身心障礙綜合福利服務中心(新竹縣竹北市中山路220號)辦理的「產業轉型 × 青年創生:文化場域的跨域實踐」交流分享,以及11月13日(四)早上10點於中央大學(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辦理之「文化基地 × 飲食創生:從地方風味到區域品牌」交流分享, 詳細內容及報名連結陸續上網,詳情請鎖定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 https://www.nhclac.gov.tw/ 及FB: https://www.facebook.com/mynhclac。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4967
6. 曉劇場身體書寫觸動米蘭、西西里島觀眾 藝穗節巡演謝幕掌聲不斷 論壇迴響熱烈
日期:2025-10-21
曉劇場於米蘭藝穗節演出《羅丹計畫—馬克白夫人》(曉劇場提供、林政億攝影)
曉劇場於卡塔尼亞藝穗節演出《潮來之音》(曉劇場提供、林政億攝影)
《潮來之音》以精準雙語字幕帶領觀眾跨越語言障礙,深入劇作內涵(曉劇場提供、林政億攝影)
由文化部支持,駐義大利代表處文化組與曉劇場攜手合作參加義大利藝穗節雙城巡演,繼10月9日至12日連續4天於北義米蘭藝穗節(Milano Off Fringe Festival)演出《羅丹計畫—馬克白夫人》場場滿座、大獲好評,16日曉劇場續於南義西西里島卡塔尼亞藝穗節(Catania Off Fringe Festival)呈現代表作《潮來之音》,首演謝幕掌聲不斷,散場後仍有觀眾特別留下向導演鍾伯淵致意。
本次曉劇場受邀同時於米蘭藝穗節、卡塔尼亞藝穗節雙城巡演,為臺灣表演藝術團隊首度進入義大利藝穗節網絡,同時也是文化部2020年設置駐義文化組以來首度策劃臺灣劇場作品進軍義大利舞台。藝穗節創意及藝術總監維塔蕾(Francesca Vitale)於2024年外亞維儂藝穗節首度觀看曉劇場演出後極為驚艷,便積極邀請團隊參與今年米蘭及卡塔尼亞藝穗節,促成本次南、北義兩地巡演。
曉劇場首先於10月9日至12日登上米蘭重要實驗劇場QuartaParete連演4場《羅丹計畫—馬克白夫人》,劇作靈感取自法國雕塑家羅丹作品《地獄之門》與莎士比亞經典悲劇《馬克白》,從女性主體視角重新詮釋權力與潔癖心理,演出期間場場滿座,觀眾反應熱烈,散場時掌聲久久不歇,並有許多觀眾至藝穗節網站留下佳評。
一位觀眾表示,「這部作品是舞台肢體呈現的完美典範。謝謝表演者帶領觀眾穿越女性生命的旅程」,亦有觀眾留言表示,「特別令人動容的是,導演作為一名男性,卻如此深刻地把握女性面對社會與生命不同階段的本質」。維塔蕾出席首演表示,「謝謝曉劇場讓我們發現臺灣表演藝術驚人的能量,期待未來看到更多臺灣團隊出現在義大利2大藝穗節」。
16日曉劇場續抵西西里島第2大城卡塔尼亞,在布蘭卡蒂劇院(Teatro Vitaliano Brancati)首演代表作《潮來之音》,作品以臺灣太平洋海岸為原型,借日本「潮來巫女」意象構築靈魂召喚的詩性結構,從一位與盆栽共生的男子、一位養貓女子及一對女同性戀伴侶,切入當代臺灣城市生活中人的連結與孤寂,劇作曾巡演韓國、英國、立陶宛、德國與美國等地,備受國際表演藝術界肯定。本次於卡塔尼亞藝穗節首演現場氣氛熱烈,謝幕掌聲不斷,演出結束後更有觀眾特地守候在大廳,親向導演鍾伯淵表達內心的感動,演出將持續至當地19日,共演出4場。
駐義大利代表處文化組表示,義大利藝穗節2016年首次在米蘭舉辦,2022年起擴展至南義西西里島第2大城卡塔尼亞,其後每年9月至10月間先後於北義、南義登場,邀請國際新銳表演團隊交流演出,促進跨國表演藝術工作者、本地劇場及與觀眾的對話。
曉劇場此次受邀參與義大利藝穗節旗下2大城市的藝術節慶演出,不僅在義大利當代表演藝術平台展現臺灣舞蹈劇作能量,巡演期間亦舉辦2場工作坊,向義大利劇場專業人士及學生分享其融合舞踏、太極與臺灣手語的身體訓練系統與創作脈絡,深化臺義表演藝術專業交流,並為未來臺灣團隊進軍義大利劇場建立實質人脈與合作模式。文化部將延續本次巡演的成功經驗,持續推動臺灣劇場作品進義大利乃至歐洲表演藝術平台,提升臺灣文化在全球表演藝術網絡能見度。
米蘭藝穗節巡演資訊:https://milanooff.com/programma/the-rodin-project–lady-macbeth
卡塔尼亞藝穗節巡演資訊:https://cataniaoff.com/programma/the-whisper-of-the-waves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5044
7. 張嘉祥首部作品《夜官巡場》法譯版問世
日期:2025-10-21
《夜官巡場》法譯版封面(張嘉祥提供)
獲得臺灣文學金典獎、蓓蕾獎的臺灣作家張嘉祥首部小說《夜官巡場》,今年由巴文中心與法國「亞洲館」(L’Asiathèque)出版社合作翻譯發行法譯版。張嘉祥將與裝咖人Tsng-kha-lâng樂團,於10月20日至25日赴法國巴黎及里昂舉行讀者見面會。
張嘉祥(台語拼音Tiunn Ka-siông)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所,從事音樂製作、文學創作、Podcast主持等,現為「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負責人、台語獨立樂團「裝咖人Tsng-kha-lâng」團長、Podcast《台灣熱炒店》節目主持人。2021年出版《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專輯,入圍第33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夜官巡場」為張嘉祥撰寫的同名小說及音樂專輯,這部作品融合了作者童年的記憶、地方野史、民間信仰及二二八事件,以魔幻又寫實的手法,描繪了嘉義民雄火燒庄的眾多神、鬼、人、物故事,並藉此探討底層人物與受難靈魂,隨書附有樂團「裝咖人」同名專輯QRcode,讓讀者透過音樂與文字體驗故事。
獨立樂團「裝咖人Tsng-kha-lâng」曲風音樂結合傳統北管,受著臺灣土地的氣味佮目屎來創作,注意著臺灣的庄跤、受難孤魂故事。慣勢用陰神、陰身、鬼怪神摻入歌曲故事。此次赴法共同宣傳夜官巡場法譯本讀者見面會,期待透過音樂的角度讓讀者感受文本的情緒與情感。
法國里昂第三大學教授關首奇於序文提及,《夜官巡場》描述作者童年時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穿梭於一群既奇異又令人動容、極具存在感的人物之間,從騎著摩托車的流浪僧侶,到從打撈上來的屍體中誕生的女神。作品文字透過回溯記憶、夢境、幻象與無聲的傳承,以細膩筆觸重新探訪壓迫所造成的創傷,這部小說將被掩埋的歷史轉化為一種感性的素材,處於神話與見證之間的邊界,張嘉祥將他的故鄉轉化為一個死者與生者、神祇與人類共存的空間。
此次夜官巡場法文譯本系列推廣活動,預計在巴黎「東方語言學院大講堂」(Inalco)、「鳳凰書店」(Librairie Le Phénix)、里昂第三大學(Jean Moulin Lyon 3)、巴黎詩歌之家(Maison de la poésie)辦理讀者見面會,並進行現場音樂演出,相信能夠讓法國讀者認識臺灣新生代文字音樂工作者的創作與活力,期盼藉此提升台語文化國際能見度與知名度。
活動訊息連結:https://fr.taiwan.culture.tw/ch/News_Content.aspx?n=706&s=244662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5049
8. 總統出席僑務委員會議開幕 盼持續強化國防實力、發展經濟並照顧人民生活
日期:114年10月20日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p4Qu736-C-U
總統出席「114年僑務委員會議開幕典禮」
賴清德總統今(20)日上午出席「114年僑務委員會議開幕典禮」,感謝僑胞讓國際看見臺灣,也在需要時幫助臺灣度過各種難關。並表示,面對颱風造成國內災情,中央政府與地方攜手合作、迅速投入救災與重建;而在臺灣經濟持續創造佳績的同時,政府也藉由持續推動托育及教育補助、長照3.0與減稅措施等,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總統重申,將堅定強化國防實力,確保國家安全,持續發展經濟並照顧人民生活,讓臺灣成為一個備受國際肯定的國家,並成為印太區域穩定的一股正面積極的力量。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受邀出席一年一度的僑務委員會議,首先要先代表國家熱烈歡迎各位僑領、僑務委員回國與會,感謝他們不僅在僑居地有非常傑出的表現,也熱心地方公益,贏得肯定,可以說是臺灣之光,也成功讓國際看到臺灣,並在臺灣有事的時候出錢出力,幫助臺灣度過各種難關。對於僑委會徐佳青委員長及其團隊認真推動各項政務,也特別表達肯定之意。
總統提到,臺灣是寶島,水源多仰賴颱風帶來,但颱風又會造成災情。今年南部遭逢丹娜絲颱風衝擊,是120年來第一個自臺灣海峽由南向北且罕見的由嘉義縣進入臺灣本島的颱風,沒有中央山脈的屏障,光是電線桿就倒了4千多支,嘉義縣兩座高壓電塔全倒,民房屋頂被掀走或損壞的約有三、四萬戶。在這種狀況下,地方政府無法單獨應對,中央政府特別設立前進指揮所,協助地方政府面對災情並進行重建,對農業的天然災害救助,從優、從速、從寬辦理。中央與地方工程單位調整資源,將人力與物料暫時調往南部協助房屋修繕與重建,避免人力不足與物價上漲問題。針對房屋損壞,中央也提出補助方案,若為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弱勢家庭,房屋修繕費用完全由政府補貼負擔,相關工程預計在本月底前基本完成,整體救災與重建工作進行順利。
針對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地區嚴重災情,總統說,南部災情雖戶數較多,但花蓮災情每戶受創更為嚴重,不僅有水災,還夾雜大量泥沙。他多次前往花蓮勘災,房屋內淤積的泥沙達30至50公分,部分房屋甚至被掩沒,災情嚴重。中央在花蓮設置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前進總協調所,協調各部會與地方合作,12天內來自臺灣各地、海外、甚至外國志工共有35萬7千人次前往花蓮協助救災,再加上國軍支援,讓花蓮的災後重建能夠逐步完成,讓大多數住戶能在中秋節前回到家中。
總統接著提到,中央政府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啟動堤防重新整建計畫,預計兩週內完成修護作業,4個月內完成加固工程,於明年雨季前築起「超級堤防」,並針對馬太鞍溪迅速築起深水槽;而遭沖毀的橋梁,目前已完成涵管便道,車輛及民眾皆可通行,預計於明年底恢復正式橋梁,提供當地民眾使用。同時,政府也持續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狀況。近期在立霧溪燕子口再度發現新形成的堰塞湖,無論在監控或重建疏洪道方面,政府都將全力以赴,確保民眾安全。
談及經濟發展,總統表示,臺灣經濟近年持續進步,感謝每一位企業家,從幾十年前就拎著手提箱到世界各地爭取訂單,回到臺灣「客廳即工廠」日夜打拚,打下良好的工業基礎,接著引進科技產業,讓臺灣的經濟及產業都逐步發展、進步。馬英九前總統任內經濟年平均成長率為2.8%,蔡英文前總統任內提升至3.2%,股市指數則由8千多點攀升至2萬3千多點,漲幅達155%。臺灣去年經濟成長率達4.84%,今年第一季5.48%,第二季更高達近8%。亞洲開發銀行預測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5.1%,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更超越日本、美國及中國。
總統認為,經濟發展成果要感謝本國企業及臺商共同的努力及貢獻,政府也將透過政策讓經濟成長的果實為全民共享。從蔡前總統開始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而現在全國高中職不論公立或私立,中央政府都補助一律免學費;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3萬5千元學雜費補助,低收入戶學生再加碼補助2萬元,中低收入戶則再補助1萬5千元。目的是希望透過教育栽培人才,人才多、人才好,國家社會才會好;個人可以透過教育取得專業知識,改善個人生活;個人的生活改善,國家、社會也會跟著好。
總統指出,目前全國65歲以上的長輩約有460多萬人,預估到今年年底將占全國人口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因此政府持續加強長照制度。蔡前總統任內推動「長照2.0」,卸任時全國長照據點已增加至近1萬5千個,可說是「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此外,全國已有10萬名長照服務員投入照護工作,服務對象包括長者及身心障礙者,長照總預算大幅提升至800多億元。他任內將接續推動「長照3.0」,除持續擴充必要的服務據點、提升服務品質,也推動「健康促進」理念、喘息及機構式服務,並導入醫療,讓長照制度對長輩照顧更加周延。
總統說,除了社會投資,政府也不斷在減稅。明年租屋單身者年所得低於62萬6千元,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164萬1千元以下,以及三代同堂年所得在212萬4千元以下都免繳綜合所得稅,因此讓臺灣社會約40%至50%可以不必繳綜合所得稅。
在國家安全方面,總統表示,瞭解僑領在僑居地對中國的威脅同感憂心,蔡前總統與他都積極在強化國防力量,因為深信對和平要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和平不可能靠一紙和平協議就可以得到,也不可能因為接受侵略者的條件,如「九二共識」、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等,就有辦法得到和平。馬前總統任內逐年減少國防預算,但中國的軍事預算卻是以每年兩位數在成長,飛彈持續增加、船艦持續打造、航空母艦不斷建置,並沒有所謂和平紅利,那8年期間暗潮洶湧、外弛內張。
總統接著說,蔡前總統上任後,我國國防預算持續增加,在他接任時,國防預算占比GDP增加到2.5%,明年可望占比達3.32%,並希望在2030年之前達到GDP 5%,除了強化國防力量、保護國家安全,也帶動產業與經濟發展;不僅是對外軍事採購,更重要是推動國防自主。臺灣幾十年來所打下的深厚基礎,包括基礎工業、半導體、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產業非常適合與國際合作發展國防工業,未來全世界會重視國防工業,也會有國防工業的生態鏈,臺灣同樣也要占有一席之地,讓臺灣不僅安全,經濟也能夠持續發展。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各位僑領、僑務委員對國家的支持,身為總統與三軍統帥也有信心守護國家安全,持續發展經濟,也會進一步照顧2千3百萬臺灣人民的生活,讓臺灣成為一個與國際社會合作、備受肯定的國家,讓民主臺灣成為一股正面、積極、有效的印太穩定力量。
包括監察委員鴻義章、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546
9.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啟動 副總統肯定串起全臺對科學及教育的熱忱
日期:114年10月20日
副總統出席「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出席「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時表示,科普列車串起全臺對科學及教育的熱忱,讓每位學童都有機會親近科學、享受探索的樂趣。並盼未來持續透過教育與實踐,讓科學走進生活、融入社區,成為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重要力量。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和大家一起見證「臺灣科普環島列車」的啟動,心情既興奮又感動。並指出,科普列車是一列滿載知識、創意和夢想的列車,帶著科學精神,從北到南、從南到東,從城市走向鄉村,讓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發現科學也愛上科學。
副總統也分享對火車的特別感情,過去在擔任花蓮立委期間,幾乎每週都必須搭乘火車,那段時間火車成為工作與生活的一部分。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美麗的山海風景,心中常常思索,火車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一座連結人、地方與夢想的橋梁,如今更成為同學們認識科學的教室。
副總統提到,今日啟動的「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以「激發想像力,啟動超能力」為主題,代表要讓知識動起來,將學習的熱情運送到臺灣每個角落,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親手觸碰夢想、親眼看見未來的機會,成為新世代的科學超人。感謝所有參與這項計畫的夥伴,正因大家的用心與創意,讓科學能夠走進生活、融入社區,成為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重要力量。
副總統強調,臺灣最珍貴的資產在於人才,以及人民願意思考、勇於嘗試、樂於探索,而這些精神正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並表示,科學的探索精神,其實與追夢的勇氣是一樣的,這也是總統推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的初衷,期盼年輕世代能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體驗不同的文化,勇敢追求夢想。
副總統指出,政府也推動「競逐太空‧探索海洋」政策,科學的精神並非只存在於實驗室中,當探索海洋、了解藍色國土的奧祕,以及仰望星空、向浩瀚宇宙發出無限想像時,這些探索未知的腳步正是臺灣前進的力量。從海洋科學、綠色能源、衛星通訊到太空科技,要讓臺灣在地球與宇宙之間占有一席之地;讓臺灣的孩子透過教育與實踐,培養面對未來世界的自信。
副總統表示,科普列車不只是環島一圈,更串起全臺灣對教育及科學的熱忱,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親近科學、享受探索的樂趣。再次感謝所有幕後辛苦的團隊,讓科普列車十年來一年比一年精彩,並祝福同學們都能在這段旅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靈感與驚喜。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啟動儀式。包括數發部長林宜敬、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委林法正、立法委員郭昱晴及臺鐵公司董事長鄭光遠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File/Image/a82d4f94-e67f-4f99-9fe1-bcb00ac0c27e
10. 副總統接見澳洲跨黨派國會議員團 盼持續深化臺澳夥伴關係
日期:114年10月20日
副總統接見「澳洲跨黨派國會議員團」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接見「澳洲跨黨派國會議員團」時表示,臺澳關係近年持續深化,在經貿合作、能源安全或國際議題上都展現堅實的夥伴關係。並感謝澳洲長期支持臺灣參與國際事務,多次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期盼臺澳兩國持續攜手合作深化雙邊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澳洲跨黨派參、眾議員組團來臺。並提到,臺澳雙邊合作在近年來顯著成長,感謝各位長期關心並支持此一夥伴關係。
副總統指出,澳洲與臺灣、美國、日本及加拿大一直是「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的堅實夥伴,共同在公共衛生、資安防護等公共政策議題上進行國際合作,以應對各種當代全球性挑戰。
副總統感謝澳洲多次在國際場合重申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及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並提到,澳洲是臺灣重要貿易夥伴,雙方經濟高度互補,特別是澳洲長期協助臺灣強化能源韌性。臺灣除了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也仰賴多元能源進口,期待未來能持續深化夥伴關係。
副總統表示,很高興看到許多臺裔澳洲人長期在澳洲深耕,為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多元發展作出貢獻。同時,臺灣也歡迎更多年輕澳洲朋友來臺就學、工作與體驗臺灣的文化。兩國都重視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並致力於讓年輕世代能夠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成長。最後,副總統再次歡迎訪賓來訪,並感謝長期以來對臺澳夥伴關係的支持。
訪賓一行包括澳洲國會眾議員喬傑納斯(Steve Georganas)、契斯特(Darren Chester)、參議員麥葛瑞(James McGrath)、寇貝克(Richard Colbeck)等,由外交部主任秘書甄國清及澳洲駐台辦事處代表馮國斌(Robert Fergusson)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548
11. 總統出席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 盼持續發揮創新精神 邁向智慧製造的國際新典範
日期:114年10月21日
總統出席「TiTEXIHT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X五金工業展」
賴清德總統今(21)日上午前往臺中出席「TiTEXIHT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X五金工業展」時表示,臺灣手工具及五金零組件以「高品質、高韌性、交期快」的優勢獲得各國讚譽,是臺灣中小企業出口的重要基石,政府會與產業攜手努力,維持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領先地位,並期許手工具產業以技術為本,持續發揮創新精神,讓臺灣不僅是手工具王國,也邁向智慧製造的國際新典範。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能夠來到臺中參加今日活動,與大家共同迎接歷史性的一刻,恭喜產業界各位好朋友開啟中臺灣、甚至整個臺灣工具機產業新的一頁。本屆以「Team Taiwan—攜手打造臺灣製造新韌性」為主題,展現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產業界共同推動「臺灣製造」更上層樓的決心,也希望再次擦亮「臺灣製造」這塊重要品牌。
總統提到,從全新啟用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可看出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成果,由前市長林佳龍規劃設計,盧秀燕市長上任後持續推動,不分黨派一棒接一棒,投入近90億元全力建設。同時感謝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率領團隊承擔會展營運任務,內裝耗資 4.5 億元,如期趕工完成,在今日順利開館。
總統接著說明,第一期工程主要由臺中市政府負責,第二期尚有兩個館場持續規劃,並承諾中央將大力支持工程順利完成,也感謝主辦單位—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及朗盛行銷公司的用心與努力,以及共同舉辦單位—臺中市政府、外貿協會的支持,是臺灣拚經濟的典範,盼能繼續努力,讓臺中擁有更完善的展覽館,開啟工業發展。
總統也感謝產業界先進共襄盛舉,本次展覽共有近400家業者、800個攤位,吸引數十國廠商到臺灣參展,相信未來展覽會越辦越好、規模也會越來越盛大。並提到,展覽主題為Team Taiwan,臺灣不僅在12強棒球賽中拿下世界冠軍,在全球手工具供應鏈中也是世界級一等一。
總統指出,臺灣的手工具及五金零組件名揚國際,套筒、扳手、手鉗及氣動工具等精密創新產品也外銷超過一百多個國家,並以「高品質、高韌性、交期快」的優勢獲得各國讚譽,五金手工具產業是臺灣中小企業出口的重要基石,政府會與產業攜手努力,維持在全球供應鏈的領先地位。此外,臺灣中小微型企業面臨諸多挑戰,手工具機業也不例外,包括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重組、綠色轉型壓力、美國關稅政策及匯率波動等,政府會一一克服這些挑戰,開拓更好的產業發展空間,讓各產業共同成長。
總統同時談到,此次臺美關稅談判並未涉及匯率議題,但政府有責任穩定匯率、改善投資環境,讓業界可以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對美關稅談判近日應會有好的進展,政府秉持「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民健康與糧食安全」四大原則進行談判,希望不僅平衡臺美貿易逆差,更能深化臺美經貿合作,促進臺灣經濟與產業進一步發展,也將持續朝降低目前暫行關稅20%且不疊加的方向努力,也將爭取《232條款》的相關稅率等能得到最惠國待遇,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具體成果,讓產業持續發展。
總統也感謝立法院通過930億元的「關稅影響支持方案」,在各方面協助受影響的企業,包括透過信保基金及利息減免給予金融支持、鼓勵研發升級、協助舉辦或參加國內外展覽以開拓國際市場,並在中小微型企業受到衝擊時補助員工薪資以穩定就業,相信將對未來發展有正面影響,政府會確實執行,希望業者也能好好利用。
總統強調,現在是變動的年代,同時也是機會的年代。臺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舉足輕重,只要好好加油,一定可以越來越好。為了迎接全智慧化時代來臨,政府積極投資「人工智慧新十大建設」,針對基礎建設、關鍵技術和人工智慧應用三大面向,讓臺灣產業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下,運用人工智慧與政府助力,能更具競爭力,在全智慧化時代中屹立不搖。
總統表示,手工具不僅是產業的工具,更是臺灣工業精神的象徵,展現出臺灣人堅毅創新的特質。面對全球變局,必須把握機會,以技術為本,繼續發揮創新精神,讓產品的品質更好、價值更高、競爭力再提升。政府一定會跟大家站在一起,期盼共同努力,讓臺灣不僅是「手工具王國」,也邁向「智慧製造的國際新典範」。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舉行開幕儀式,並參觀展覽。包括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臺中市長盧秀燕、立法委員何欣純、楊瓊瓔、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謝武志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549
12. 總統祝賀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 期盼持續深化臺日合作夥伴關係 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穩定與繁榮
日期:114年10月21日
關於日本於今(21)日召開臨時國會,選出自由民主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議員為第104任首相,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清德總統代表我政府與國人,對高市早苗首相表達誠摯祝賀,亦祝福高市首相所領導的日本新政府,順利推動各項國政,國家發展昌盛,並期盼臺日關係持續友好深化,共同為增進兩國人民福祉努力。
郭雅慧表示,臺灣與日本往來交流密切、友誼真誠堅定,兩國人民長年建立起可貴的互助情誼。面對全球疫情挑戰時,臺日相互扶持、彼此幫忙,攜手克服疫情的困難;今年九月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之際,除了日本政府熱心提供投入式水位觀測機器之外,日本人民也慷慨解囊,甚至到災區現場擔任「鏟子超人」,以具體行動關懷花蓮災情,幫助臺灣人民共度難關,充分展現國際民主夥伴間的真摯良善,彰顯臺日間如同家人一般的珍貴情誼。
郭雅慧指出,我國與日本是共享價值的堅實夥伴,高市首相更是臺灣堅定的友人,期盼未來臺日雙方在經濟貿易、科技合作、災害防治、安全保障等各領域,持續深化交流合作、強化區域夥伴關係,進一步推動臺日關係新里程碑,增進雙邊人民福祉,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與繁榮發展。
郭雅慧表示,總統並感謝甫卸任的石破茂前首相,任內對我國的堅定支持,並持續在國際上透過雙邊或多邊聯合聲明形式,強調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方式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具體行動展現對臺海和平穩定,以及對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的堅定支持,讓臺灣人民備受感動,總統再次表達由衷感謝,並期盼未來臺日情誼持續深化,共同為區域和平繁榮與穩定貢獻心力。
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550
13. 立委質詢張署長餐會傳聞 內政部澄清已依規報備並無違規
- 發布日期:114-10-20 18:00
- 單位:綜合規劃司
關於今(20)日上午,黃國昌委員於立法院質詢時,提及媒體曾指稱張榮興署長於北市府服務期間曾參加特定餐會部分。內政部澄清指出,餐會後時任北市警局長之張榮興署長隨即填具「與特定對象接觸交往報告表」陳報警政署,相關程序均符合規定,經查並無違反相關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規定。
內政部表示,經查張署長當時係接受時任市議員陳政忠邀約,於112年5月26日赴宴,就青山宮遶境活動有關安全維護部分進行討論,席間與會者包含台北市民政局長、萬華區區長、北市警局萬華分局長、公關室主任等人。惟因張署長事前並不知該特定對象將出席餐會,故無從先行簽報並知會政風機構,無違反相關規定情形。
內政部指出,該案張署長於餐會後,立即依「警察人員與特定對象接觸交往規定」第八點規定,填具「與特定對象接觸交往報告表」陳報警政署,相關程序均符合規定。
內政部強調,張署長在職期間一向奉公守法,對於任何可能涉及不當的往來均嚴謹處理。此次事件已經查明並無不法,呼籲外界勿以訛傳訛,以免造成社會誤解。內政部警政署亦將持續堅守廉潔紀律,專注於維護社會治安與守護人民安全的使命。
- 聯絡人:新聞傳播科 謝孟娟代理科長
- 聯絡資訊:02-2356-5399
- 發稿單位:綜合規劃司
網址: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ms=9009&s=332730
14. 涉嫌逃避兵役役男已移送司法偵辦 內政部:依法嚴辦 絕不寬貸
- 發布日期:114-10-21 11:26
- 單位:役政司
針對今日新北地檢署啟動偵辦拘提涉嫌人到案說明,內政部表示,全案起源於今(114)年清查役男疑似以重度高血壓逃避兵役案,經比對與新北地檢署6月16日偵結假造高血壓逃兵集團起訴案件發現,部分涉案役男與所清查個案具有高度共通性共92案,於9月中旬啟動行政調查,並函送所轄16個地檢署偵辦,及副知縣市政府。
內政部說明,本部於10月1日再次邀請縣市政府召開「役男意圖避免徵兵處理之行政調查作業」說明會;並於10月21日依據新北地檢起訴書,函請縣市政府依行政程序法第117條、第119條規定,請原處分機關權撤銷行政處分,戶籍地政府儘速徵集。
內政部嚴正聲明,兵役制度公平正義不容侵犯,任何役男、民眾或醫療人員,倘涉及偽造文書、教唆規避兵役、協助不實診斷等行為,將依「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3條及第13條規定,意圖避免徵兵處理及意圖妨害兵役情形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相關法令嚴辦,絕不寬貸,切莫以身試法。
- 聯絡人:廖淑君科長
- 聯絡資訊:02-85013941
- 發稿單位:役政司
網址: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ms=9009&s=332736
15. 2025 CMO Talks講師陣容1
第三屆【2025 IAA CMO Talks 論壇】 將於10/22 (三)假台北寒舍艾美酒店登場,以「AI共演下的品牌戰局:CMO的勝局設計指南」為主題,IAA攜手Salesforce以及LINE聯合主辦、TAA台灣廣告主協會協辦,並廣邀零售、美妝、汽車、出版、健康與行銷科技領域的國內外資深CMO專家同場交流,一日濃縮全球趨勢 × 在地實戰;並於論壇當日首度發表「2025 CMO大調查白皮書」,歡迎報名與會。 講師陣容 搶先看 First wave
原文網址: 動腦新聞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914&sort=#d3ATnuo3
16. 2025 CMO Talks講師陣容2
2025 CMO Talks 論壇 第三屆【2025 IAA CMO Talks 論壇】 將於10/22 (三)假台北寒舍艾美酒店登場,以「AI共演下的品牌戰局:CMO的勝局設計指南」為主題,IAA 攜手Salesforce以及LINE聯合主辦、TAA台灣廣告主協會協辦,並廣邀零售、美妝、汽車、出版、健康與行銷科技領域的國內外資深CMO專家同場交流,一日濃縮全球趨勢 × 在地實戰;並於論壇當日首度發表「2025 CMO大調查白皮書」,歡迎報名與會。
與談人陣容強大 Second wave 業界領袖齊聚一堂,激盪創意、分享洞察,啟發你的下一個靈感。 CMO換日線:當行銷領航者們站上AI浪頭Driving Tomorrow’s Customers: Are You Ready to Take the Wheel of AI? LINE 台灣 / 王俞蓉 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 全聯福利中心 / 劉鴻徵 行銷部協理 天下雜誌 / 葉雲 共同執行長 怡和餐飲集團必勝客 / 周佳麗 Regional Marketing Director
原文網址: 動腦新聞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915&sort=#NHIaMABF
原文網址: 動腦新聞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915&sort=#yoo6FlSb
17. 2025 CMO Talks講師陣容3
第三屆【2025 IAA CMO Talks論壇】將於10/22 (三)假台北寒舍艾美酒店登場,以「AI共演下的品牌戰局:CMO的勝局設計指南」為主題,IAA 攜手Salesforce以及LINE聯合主辦、TAA台灣廣告主協會協辦,並廣邀零售、美妝、汽車、出版、健康與行銷科技領域的國內外資深CMO專家同場交流,一日濃縮全球趨勢 × 在地實戰;並於論壇當日首度發表「2025 CMO大調查白皮書」,歡迎報名與會。 壓軸講師陣容 Final wave 講師︱Dentsu Group – Chief AI Master / Takuya Kodama 講題︱混血時代來臨:AI × Marketing的品牌演化論 The Hybrid Era: AI × Marketing by Design 講師︱Partipost, TW & HK / 李峰昇 總經理 講題︱AI 與創作者市場的結合:品牌如何打造下一波成長引擎 AI Meets the Creator Economy: Building the Next Growth Engine for Brands 講師︱李昌益 教授 / 淡江大學企管系大傳系兼任教授、前Mazda總經理/ KIA汽車總裁 講題︱從展間到數位戰場:AI 如何改寫汽車品牌的行銷劇本 From Showroom to Digital Battlefield: How AI Rewrites the Auto Marketing Playbook 講師︱蔣廷欣 行銷長 / L’Oréal數位暨行銷長兼企業關係長 講題︱當AI遇見美的多樣性:L’Oréal啟動AI的美麗新境界 When AI Meets the Mirror: Redefining Beauty with L’Oréal
原文網址: 動腦新聞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916&sort=#hlcsDCRK
18. 福和會論壇
福和會近期活動,歡迎參加
延伸閱讀:
- 福和會舉辦2024食品安全論壇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644
- 福和會2022勞動力國是論壇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1063
原文網址: 動腦新聞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917&sort=#fuKBTSNx
19. 信心的行動,三則見證
10月18日(六)晚間19:30至21:00,吳進生弟兄/動腦發行人,受邀在迦南會北部大專團契,做社團經營管理事工見證報告。講題「信心的行動」。聚會人數約40名,對象:大學生、大學畢業生與成人。
(2025-10-18 台北報導)本月18日(六)晚間19:30至21:00,動腦發行人吳進生,以社團成員、國際基甸會現役會員,暨媒體人身份,受邀在「迦南會北部大專團契」(台北市師大路59巷2號),做社團經營管理事工見證報告。講題「信心的行動」。引自《歌羅西書 3:23-24》。
(2025-10-18 台北報導)本月18日(六)晚間19:30至21:00,動腦發行人吳進生,以社團成員、國際基甸會現役會員,暨媒體人身份,受邀在「迦南會北部大專團契」(台北市師大路59巷2號),做社團經營管理事工見證報告。講題「信心的行動」。引自《歌羅西書 3:23-24》。 見證報告前,兄弟姊妹的獻詩因信,以行動與憧憬創造未來 1996 |ROTARY社團見證㈠:為1996年度,29年前P.Kitai榮耀傑出成功領導力,首次做專題見證。 ⑴最短時間(半年)完成,⑵愉快進行式,⑶高品質的每個活動環節,⑷最高的報酬-得到RI社長獎最佳國際扶輪地區最佳扶輪社殊榮。⑸使人人成為人人的祝福;促進親善友誼,兼顧彼此利益。 由不懂但願學習者「後來居上」 2023|社團奇異事工見證㈡:一社團缺乏當責理事長,缺人就用一般的任期二年改三年,連選不得連任,改為連選得連任。想改正,卻碰到寸步難行的阻礙。經年累月的困擾,最後連續12天,天天會員大會的出席率,到會前的最後一天都還掛零;他碰到台灣若干社團蠻普遍的現象,找不到肯犧牲奉獻的帶領者,甚至出席者。最後一天臨睡前的跪禱,禱告後瞬間一刻鐘內立馬翻轉。當天出席率由零翻轉為80%。「後來居上」的真實見證。(馬太福音20:16) 「我相信」迎向動腦創刊50週年 2019/5/9~2027|《動腦》是「信」的產物見證㈢:吳進生見證2019/5/9彩雲榮退,在生病中看到醫學案例,與健康者比較,病患至少辛苦二倍,而照護者辛苦三倍;因此照護病患的家屬,可能會先於病患倒下。一念以「堪配創傷」自我儆醒。關鍵字搜尋 :王彩雲 「我相信」基督教論壇報、王彩雲 「我相信」今周刊 、南牆 良師 動腦雜誌。因信,傷痛減半,感恩蒙恩。 「信」者常成,「行」者常至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 11:1 )。信心沒有行動是死的 (雅各書 2:26)。 結束前,分享1‘:31”《到神的祭壇》此曲作者是:啞歌(鄒昌富),曲風輕快,令人覺得有台灣原住民的風格。關鍵字搜尋:到神的祭壇|我心弦律/ 曲:啞歌(鄒昌富) 本回見證報告,是講員吳進生職場生涯,最後一場(教會、學校、社團各三堂),九堂之第三堂;第一堂南藝大微學程、第二堂拿撒勒人會、本堂為第三堂。 左起:師母鄭建鎰、牧師陳啟峰/動腦社牧,吳進生;馬雅娜姐妹及林嘉雄弟兄伉儷 (講者吳進生:TAA台灣廣告主協會秘書長、AC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理事長、基甸北一支會前會長)
原文網址: 動腦新聞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918&sort=#3f46RNRi
20. 德明科大財金學院_永續創新短影片競賽
徵件期間2025-10-20 15:00 至 2026-01-30 17:00、
前言
為引導高中職學生關注並思考永續議題,財金學院特別舉辦「永續創新短影片競賽」,以「我們能為永續發展做什麼?」為核心理念,透過影像敘事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發揮創意,深入探索永續概念在未來社會中的實踐可能。本競賽亦期望激發青年學子對環境議題的敏感度,培養其環境責任意識,同時提升跨領域整合能力與創新思維。2025年本屆競賽主題為「永續創新,改變未來」,期以教育引導行動,為推動永續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活動簡介
以永續發展為核心,鼓勵參賽團隊深入探討永續發展相關議題,展現人們在生活中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的創意與努力。創作可透過資料視覺化與互動設計等方式,結合原創素材,打造具說服力的影像故事,引發觀眾對永續發展議題的關注與行動意願。參賽隊伍提交3至5分鐘的短影片,生動展現未來某一天永續場景中的生活縮影。
活動主題
以「永續創新,改變未來」為主題,進行短影片創作。可自由發想切合競賽主題之作品題目。
參賽資格
(一) 全國各公、私立高級中學及高級職業學校之學生、相當年級之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或相當年級之外國僑民學校學生。
(二) 可同校跨年級與科系組隊,不可跨校組隊。
(三) 每隊隊員人數2至5人,並指派1人擔任隊長,每隊指導老師人數1至3人。
(四) 參賽過程不得更換成員或重複報名,違者將取消其參賽資格。
活動時程
(一) 線上報名及上傳作品:即日起至115年01月30日(五) 23:59截止。
(二) 決賽入選名單公告:115年02月11日(三)17:00前於財金學院網站公布。
(三) 入選影片人氣評比:115年02月12日(四)至115年03月02日(一) 14:00截止。
(四) 公告決賽結果:115年03月12日(四)12:00。
(五) 決賽後於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學院網站公布得獎名單,並郵寄獎金領據。
(六) 本院收到各組得獎者郵寄該組所有成員親簽領據後,依該組得獎者提供之金融帳號立即匯款及寄送電子獎狀。
報名方式
請至活動官網報名:https://sites.google.com/gs.takming.edu.tw/sisfc114/
評審規範
(一) 初賽:請上傳合規影片與影片企畫書。由本活動之專業評審團進行評選,選出入選隊伍晉級決賽。
【初賽 – 評分標準】:
| 評分項目 | 評分比例 | 說明 |
| 主題內容呈現 | 40 % | 內容完整且具整合性,切合活動主題並展現企劃深度。 |
| 創意與構想 | 30 % | 影片具創新性與獨特性,展現團隊原創思維與創意表現。 |
| 影片表現力 | 30 % | 影片呈現流暢且清晰,能有效吸引觀眾注意並傳遞核心訊息。 |
(二) 決賽:入選決賽之隊伍,影片會公開於Youtube播放,觀看、按讚、分享數皆列入評分項目。
(三) 最終名次:將依據初賽分數及影片人氣(觀看、按讚、分享數),依照設定比例加權計算後排序,決定隊伍名次。
【名次 – 評分標準】:
| 評分項目 | 評分比例 | |
| 初賽分數 | 50 % | |
| 影片人氣 | 觀看數 | 15 % |
| 按讚數 | 20 % | |
| 分享數 | 15 % |
活動獎勵
★ 第一名(一隊):獎金 NT$6,000,電子獎狀乙只。
★第二名(一隊):獎金 NT$5,000,電子獎狀乙只。
★第三名(一隊):獎金 NT$4,000,電子獎狀乙只。
★「永續AI」特別獎(一隊):獎金 NT$3,000,電子獎狀乙只。
★「永續創新提案」特別獎(一隊):獎金 NT$3,000,電子獎狀乙只。
★ 佳作 (數隊):每隊獎金 NT$1,000,電子獎狀乙只。
★ 入選 (數隊):每隊電子獎狀乙只。
※備註:未入選決賽之團隊,將提供每隊電子參賽證明乙只。
注意事項
★ 作品規範:
(1) 入選作品將公開播放,於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學院,所屬相關網站及公開場合。
(2) 參賽團隊應保證其參賽作品為原創作品、無抄襲仿冒情事,若因抄襲、研究成果不實或以其他類似方法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而涉訟者,參賽人應自行解決與他人間任何智慧財產權之糾紛,並負擔相關法律責任,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3) 團隊如使用生成式AI作為提供輔助工具時,應適當揭露。另外,使用生成式AI應遵守資通安全、個人資料保護、著作權與相關資訊使用規定,並注意其侵害智慧財產權與人格權之可能性。
(4) 團隊使用生成式AI產出相關資訊時,須自行就其風險進行客觀且專業之最終判斷,不得取代個人自主思維、創造力及人際互動,此外,不可完全信任生成式AI產出之資訊,亦不得以未經確認之產出內容直接作成影片內容或作為決策之唯一依據。
★ 其他規定:
(1) 如經查證有任一學生同時參與多支參賽隊伍,主辦單位有權逕行取消其參賽資格,以維護競賽公平性與制度完整性,並不另行通知。
(2) 競賽得獎作品,若經證實違反上述規定或因涉訟而敗訴者,主辦單位有權追回已頒發之獎金及獎項。
(3) 參賽隊伍如違反本競賽辦法之相關規定,將取消其參賽資格,如已獲獎,則撤銷獲得之獎項,並追回獎金及獎狀。
(4) 競賽期間若遭遇所稱天災、疫情、事變等不可抗力之事,主辦單位有權更改賽制或變更審查方式,盡力維護參賽者權益。
(5) 基於非營利、推廣及提供學校教學使用之目的,參賽作品如獲獎,應授權主辦單位及其所指定之第三人得無償、不限時間、不限次數將本競賽之獲獎作品及企畫書,以微縮、光碟、數位化或其他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重製、散布、發行、公開展示、公開播送、公開傳輸。參賽隊伍同意不對主辦單位及其指定之第三人行使智慧財產權人格權(包括著作人格權)。
(6) 得獎隊伍獲得獎金應配合中華民國稅法繳交相關所得稅。
(7) 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調整、終止或取消本活動內容與相關規章之權利,並不另行通知。
(8) 凡完成報名支隊伍,視為已詳細閱讀並接受本活動所有規定,且同意遵守之。
相關單位
指導單位: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教學資源中心
經費來源:教育部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主辦單位: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財金學院
協辦單位: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風險管理與財富規劃系、
會計資訊系、財政稅務系
聯絡方式
活動官網:https://sites.google.com/gs.takming.edu.tw/sisfc114/
連絡窗口:德明財經科大學 財金學院
連絡電話:(02)2658-5801 #5021、5023
電子郵件:sdgsc@gs.takming.edu.tw
地 址:114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五十六號 (又新樓D203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