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週新聞集錦

1. 臺漫繽紛綻放日本 「BLOSSOM」臺漫展於兩大動漫聖地揭幕

為了多層次行銷臺灣的優質漫畫,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今年特別和日本動
漫界指標性場域「角川武藏野博物館」與「安利美特池袋本店」合作,從內容
跨域應用端、通路端雙管齊下推廣臺漫,於10月11日至27日在兩地推出
「-BLOSSOM-台漫満開.百花繚乱」展覽,展出臺灣漫畫家的作品及跨域
成果,宣告臺灣迎向「臺漫新時代」。今(14)日在角川武藏野博物館3樓EJ
動漫博物館辦理開幕式,駐日大使李逸洋、日本知名的漫畫家參議員赤松健、
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事務局長勝島啓介,以及本次參展的常勝、韋蘺若明、高
妍、簡嘉誠、AKRU、星期一回收日等6名臺灣漫畫家共襄盛舉。
 
駐日大使李逸洋致詞時表示,漫畫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交流橋樑,日本跟臺灣
都有許多熱愛漫畫的粉絲,臺灣年輕人喜歡漫畫已經形成一個風潮,而臺灣的
漫畫家連年受到日本國際漫畫獎的肯定,獲得很高的評價。這次邀請這麼多國
內優秀漫畫家來日本辦展,希望能夠透過他們的畫筆,傳遞臺灣文化的美好,
讓更多的日本讀者愛上臺灣漫畫。
 
漫畫家參議員赤松健一到現場,與6名臺灣漫畫家見面的話題,就是詢問他們用
什麼樣的軟體來繪圖?由於他擔任日本國際漫畫獎評審多年,在致詞時也盛讚
臺灣漫畫家的作品相當精采,並致贈他的國會日記漫畫作品給駐日大使李逸洋

 
本次展覽的主視覺,以百花齊放的意象譬喻臺漫旺盛及多元的創作力,並且選
擇臺灣巷弄內常見的扶桑花、玫瑰等各式花朵呈現,設計本次主視覺的,是臺
灣首位獲得日本國際漫畫獎金獎的漫畫家韋蘺若明。她表示,近年來在文化部
及出版業界的努力下,臺灣漫畫有了很大的發展,她希望把這種百花齊放、色
彩繽紛的臺漫風景傳達給日本的民眾,所以才以此作為主視覺的主題。
 
開幕式結束後的分享會,6位漫畫家與現場觀眾互動,介紹他們此次特別為展覽
所畫的作品,並分享他們最喜歡的日本食物、漫畫家及作品,例如簡嘉誠表示
,他喜歡北條司的作品《城市獵人》,因為他將寫實與漫畫的誇飾風格,取得
很好的平衡,現場觀眾聽得津津有味。高妍也不忘提醒現場觀眾,臺灣漫畫家
已經有多部作品有日文版發行,若是有到書店,也希望大家可以找一找瀏覽一
下。
 
「-BLOSSOM-台漫満開.百花繚乱」展共分2個展區,有鑒於臺漫近年來在
日本國際漫畫獎,以及跨域改編多有嶄獲,所以特別在「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展出10部「日本國際漫畫獎」獲獎作品,並呈現臺漫跨域改編為真人劇、廣播
劇、遊戲、桌遊的40部臺漫作品,6名漫畫家也為本次展覽繪製「臺灣日常風
景」原創畫作,同步於館內展出。
 
另一個展區則是日本最大的動漫商品連鎖品牌「安利美特池袋本店」,展出13
部臺灣具代表性的BL(Boys’ Love)及GL(Girls’ Love)作品。臺灣是亞洲第

一個通過同性婚姻專法的國家,且近年臺灣的BL、GL漫畫作品,也受到日本關
注並翻譯為日文出版,希望能藉此打進日本市場。10月18日晚間在「安利美特
池袋本店」還有臺灣漫畫家MAE與日本ためこう的座談會,兩位擅長BL題材的
漫畫家,為了此次活動特別合作繪製的作品,也將於座談會時公開。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表示,透過本次的展覽,可以加強臺、日漫畫家的交
流並透過不同的通路行銷臺漫,相信可以將臺漫百花齊放的現況傳遞給熱愛漫
畫的日本朋友們。
 
「-BLOSSOM-台漫満開.百花繚乱」展覽資訊●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地點:EJ Anime Museum(EJ動漫博物館)(埼玉縣所澤市東所澤和田3-31-
3)
時間:10月14日至10月27日,10:00-18:00(每週二休館)

官方網頁:https://kadcul.com/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323

 

 

 

2. 2024金典獎入圍揭曉 徵件創新高 文學新星閃耀

「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今(14)日揭曉入圍名單。今年共有293件作品參
加徵獎,相較於去年,增加了超過5成(102件),創下新高,競爭激烈。今天
公布的30部入圍作品的類型亦十分多元,包含:小說、散文、詩集、非虛構書
寫,其中更有9部作品來自初試啼聲的新人,令人期待。接下來,這30部入圍
作品將共同競逐1名金典獎年度大獎、7名金典獎,以及3名蓓蕾獎的榮譽。
 
評審團表示,從本屆作品中觀察到由於文學邊界逐漸模糊,文學也因而成為更
具彈性的有機載體。不僅文類可以相互跨越、議題指涉繁複,在風格上也都各
擅其美,反映當前臺灣文壇的活力與動能。除了優質的詩作與散文,今年也是
小說的豐收年,入圍件數占比近半,許多作品觸及人的歷史處境與生命書寫。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非虛構文學作品的參賽與入圍頗多,議題面向含括人物報
導、偏鄉高齡、離島說話、客庄史事、移工與礦工生命紀事等等,顯示非虛構
文學的發展愈益豐碩,更多不同領域寫作者投身其間,也使臺灣文學風景更顯
富美。
 
配合入圍名單揭曉,除了將於「臺灣文學獎Online2024」粉絲團進行金典獎年
度大獎預測抽獎活動,即日起至12/31(二)止,也將於全臺78處陸續展開金
典獎入圍書展,實體書展地點除臺文館本館與臺灣文學基地外,還包括北中南
東等各區域的獨立書店、連鎖書店、公共圖書館及大學圖書館等。另亦與電子
書平臺及網路書店等合作線上書展,後續亦將推出系列講座,相關資訊將公布
於臺灣文學獎官方網站與粉絲專頁,歡迎上網查閱。
 
2024年金典獎得獎名單預計於11月初公布,並於11月16日(六)下午在臺北華
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2館舉行贈獎典禮,盛情邀請各界一同蒞臨此年度
文學盛典,為2024金典文學獎入圍者、得獎者與精采作品獻上掌聲。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323

 

 

 

3. 2024臺灣人權國際影展首度舉辦人權短片甄選 盼擴大社會參與 以影像力量
傳遞人權價值

為鼓勵社會大眾參與討論人權議題,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024)年搭配臺灣國
際人權影展,首度舉辦人權短片甄選活動,並於昨(13)日舉辦頒獎典禮暨放
映座談,由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范情、導演黃惠偵、決選評審
臺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陳瑄和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教授王綺穗、入選導演、
製片及政治受難者前輩張則周夫婦、陳欽生夫婦等出席參與。本次入選三部優
秀作品,分別為《海上的解藥》、《曾經有條中正路……》和《唱一首明白歌
把記憶領回家》,它們呈現的內容皆緊扣當前社會關懷與重視的人權議題。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表示,人權館自2017年舉辦的人權影展以來,已成
為人權議題的重要交流平台。今年為深化及擴大人權教育參與,特別新增短片
甄選活動,鼓勵青年以多元的視角,讓社會大眾看見他們關懐的人權問題。洪
館長表示,今年共有19部影片報名,內容涵蓋臺灣當前的社會議題,每一個主
題都能促使社會進一步反思。洪館長強調,人權是每位公民的責任,期盼藉由
影展讓更多人參與討論、為人權發聲,繼續守護這片土地上的人權價值。
 
影展策展人兼評審的范情表示,人權議題雖然沉重,但透過影像,我們能看到
這些議題的具體呈現。今年短片甄選投件內容探討了醫護人權、校園霸凌、香
港局勢、身障者及聾人的權益等,議題多元而深刻。她指出,這些作品不僅反
映年輕世代的關注,也展示了如何有效講述與呈現議題的重要性。人權需要大
家不斷的說。范情認為,影展是很棒的對話平台,也是提升人權素養的契機。
她期待更多不同背景、不同世代的聲音透過影像被看到。
 
決選評審黃惠偵表示,人權並非理所當然的存在。年輕世代從小生活在擁有各
種自由與權利的時代,不會因為看某本書而被帶走,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的
社會已經完美,也不代表人權能夠永存。她期待未來能藉由影展選片引導孩子
們學習人權的內涵,讓人權議題成為家庭討論的一部分,使這樣的對話與交流
在人權教育中扮演關鍵角色,並推動社會的進步。
 
《海上的解藥》聚焦討論臺灣外籍漁工在醫療上所面臨的處境,記錄他們因為
語言不通而延誤診治、因為無人照顧而不得不延遲開刀,以及因為文化差異與
社會歧視所衍生的健康風險。製片林爭意表示,影片中的黃醫師是非常關鍵的
角色,以他作為核心,呈現南方澳移工看病時的困境,許多外籍漁工「經常備
著家鄉的止痛藥丸,好緩解身體的不舒服」,又或者為了找到語言相通的醫生
,即便車程往返4小時也心甘情願,深刻傳達外籍漁工異地尋醫的艱辛。
 
另一部入選作品《曾經有條中正路……》則探討臺灣各地遍佈的中正路及其背
後的歷史象徵,影片收錄了在中正路上生活的各色人物,從「人不是十全十美
,我們要看他好的一面」、「沒有必要為了改一個名字去花那麼多錢」到「你
填自己家在哪裡的時候,你填的是紀念殺了你家人的一個人」、「你的歷史記
憶不是我的歷史記憶」,導演表示,希望展現當前社會對這位歷史人物的不同
見解與對於中正路存廢的正反聲音,顯示出臺灣言論的自由多元,也提供觀眾
進一步思辨轉型正義價值的契機。

 
最後,《唱一首明白歌 把記憶領回家》回顧了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事件,透過
嘉義朴子知識青年受難者鄭文峯的遭遇,揭示其家族長期受到的壓迫與噤聲,
並透過再拒劇團的「音樂說書劇場」《明白歌》,大聲說出曾經被噤聲的故事
,讓人們重拾被遺忘的記憶,看見受難者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所面臨的苦痛與
掙扎,也看見一齣戲劇如何療癒創傷、讓生命重新茁壯。導演何思瑩表示,身
為解嚴後的世代,自己會努力用鏡頭去記錄臺灣的歷史,讓社會能夠記住更多
受難者的名字。
 
針對現場提問,《曾經有條中正路……》的導演表示,為了希望觀眾專注於受
訪者的想法、內容,所以影片直到最後才揭露說話者的面貌;《海上的解藥》
製片指出,由於經費有限,旁白聲音的處理並未完美,這次獲得優選後的獎金
將能交由專門的音效處理改善;《唱一首明白歌 把記憶領回家》製作人表示,
透過藝術形式來講人權故事的原因在於藝術對於這些受難者及家屬來說有很大
的療癒作用,希望大家能從中記得歷史傷痛,反省,讓社會更好。
 
人權館表示,本次短片甄選不僅是鼓勵創作者、提供展示的舞台,更希望藉由
影像傳達多元的聲音和深刻的故事,進一步激發更多青年關注人權議題。人權
館希望透過影像的力量,擴大社會參與,帶動臺灣社會對於人權的討論與行動
,讓彼此都能成為守護人權的一份力量。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324

 

 

4. 臺以簽署文化合作協定 攜手共創文化新篇章

「臺以文化合作協定」今(14)日於臺博館小白宮舉行簽署儀式,合作協定由
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與我國駐臺拉維夫代
表李雅萍,以視訊連線的方式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簽署。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
、外交部主任秘書唐殿文等貴賓到場參與,共同見證兩國在文化藝術交流合作
及長期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
 
簽署儀式特別邀請來自屏東恆春的浮可泰樂團(Folk Take)與以色列SHIRAN
& BAKAL二重唱共同演出。浮可泰擅長以臺灣民謠為創作基礎,巧妙結合傳統
樂器、西方藍調及電子音樂元素,創造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音樂風格。雙
方共同創作演出,不僅完美融合臺以兩國的文化特色,更彰顯了雙邊文化交流
的多元與深度,為簽署儀式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臺灣和以色列雙方從1993年起有著超過30年的交
流,這幾年在文化藝術上更是密切的合作,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臺灣與以色列
共20位藝術家在24小時接力創作The Rolling Art Project計畫,可以看見雙方有
著非常頻繁的來往。希望透過今日雙方簽署的「臺以文化合作協定」,臺灣與
以色列在文化藝術上可以展現人類共同的價值,也讓雙方有更深刻的認識及交
流的基礎。
 
隨著文化合作協定簽署,標誌兩國將攜手展開更深入的藝術文化交流。文化部
將致力持續為雙方藝術家搭建交流平台,拓展更多元視野,深入探索彼此在藝

術文化領域的發展。此次合作不僅象徵著我國與以色列之間的友好合作,更彰
顯了雙方對彼此文化價值的共同承諾。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341

 

 

5. 推廣永續飲食 竹美館「釀未來・永續惜食」 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成果
發表會暨市集10月19日登場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推動飲食文化地方創生,期待透過民間及公部
門的力量,讓地方飲食文化帶動在地產業發展。113年10月19日(六)上午9時至
下午5時將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禾埕廣場,舉辦「釀未來・永續惜食」成
果展暨市集活動,結合在地飲食特色及永續發展價值,展現地方創生團隊計畫
執行成果,推廣永續飲食與惜食行動。藉由地方創生案例成果分享、當代惜食
行動展以及「地味惜食」市集等活動,呈現北臺灣飲食文化各種樣態。透過現
地展覽、市集展示、主廚創意料理活動,民眾將可近距離了解各團隊如何運用
在地食材、創新飲食文化及環保實踐。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以國家發展委員會「加速推動地方創生
計畫」政策為藍圖,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新竹生活美學館積極推動「北區飲食
文化地方創生計畫」,邀請飲食文化、食農教育及社區營造等多領域專家學者
組成專業諮詢委員會,為各潛力團隊進行提案輔導與評估。112年至113年委託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協助盤點及輔導北臺灣九縣市潛力民間團隊
。並串聯社區、地方文化館、博物館等資源,將飲食文化推廣與地方資源有效
結合,實現永續發展與地方經濟雙贏的目標。經由計畫盤點飲食文化脈絡,在
北臺灣醞釀呈現在地飲食文化與區域特色的行動,也釀造地方創生的基底。從
飲食文化出發,擴展產業多元樣態,引導更多關係人口回到農村生活,也增加
因應未來的韌性。
10月19日成果發表會暨市集以「釀未來・永續惜食」為主題,延續食物保存醞
釀的傳統智慧、釀造出飲食文化新風貌及地方創生未來趨勢。活動特別邀請馬
祖農漁產品企業社與宜蘭海波浪文化事業的團隊,分享他們如何融合當地飲食
文化,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實現經濟與生態的永續共榮經驗。市集也將聚集32
家北區地方創生、惜食創意與小農果釀直販團隊,展示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理念
的產品,從無毒蔬果、友善福利蛋、野菜食農,水果冰淇林到果釀酵素康普茶
,呈現在地食材獨特魅力與傳達產品永續理念。
當天下午也將舉行「惜食有約」主廚創意料理活動,邀請綠色餐飲廚師研發在
地食材新吃法,呈現獨具風味的特色餐點,包含「都會客家.拾野菜」、「蘇
澳風土.鰻魚乾」、「獅潭特藏.苦茶油」及「馬祖老酒.醬紅糟」總計4場次
活動,開放民眾報名參與,現場品嚐北臺灣精選食材,感受惜食與永續飲食的
深刻意涵,共同體驗新型態的飲食文化。更多活動訊息與報名請至北區飲食文
化地方創生計畫「永續在地 x 飲食文化未來式」

 

FB粉絲專頁:https://reurl.cc/qv6NLy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386

 

 

 

6. 臺灣團隊深耕歐洲表演藝術市場 自信前行贏得國際矚目 2024外亞維儂藝術
節暨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成果分享會

今年夏天臺灣團隊在歐洲舞台發光發熱,除了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精采演出,
第58屆外亞維儂藝術節及第77屆愛丁堡藝穗節的全球一級盛會上,臺灣8組表
演團隊亦驕傲展現其多元風貌吸引全球關注。今(15)日文化部邀集參演團隊
齊聚一堂分享實戰經驗,期待更多國內團隊走向國際。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司長紀東陽開場時表示,希望由獲選臺灣表演團隊將實戰經
驗及知識方法傳承下去,讓更多想要挑戰海外巡演的表演團體精進自己,文化
部也將持續以伴隨機制協助表演團隊,以進入國際專業市場發光發熱。
 
分享會由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的創造焦點、曉劇場、滯留島舞蹈劇場、君舞蹈
劇場,以及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的嚐劇場、種子舞團、身體處方、0471特技肢
體劇場,就巡演製作規模與策略建構、經費預算與國際巡演規劃、國際開發策
略與市場趨勢觀察、作品市場定位與分析等面向進行討論交流。
 
文化部說明,外亞維儂藝術節今年規模達1,666個節目及25,000場次,臺灣更獲
選為首創主題國,團隊受邀在大遊行中走在首列,由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帶隊
展現自信步伐,吸引熱情觀眾支援與歡呼。滯留島舞蹈劇場《In Factory》以其
動感的表演引發觀眾共鳴;曉劇場《馬克白夫人-羅丹計畫》則以3位舞者極具
魅惑的妝髮吸引了目光;創造焦點《#Since1994》全女子馬戲展現現代女力,
完美呈現力量與優雅的結合;君舞蹈劇場《關於身體的書寫》在藝術節揭幕日
吸引了滿座觀眾,創下亮眼票房成績。外亞維儂藝術節大會村,由Plan b串連
法國著名藝術家#JR展出300幅臺灣人的肖像照片,充分展現臺灣文化的多元與
自由。
 
在全球最大的表演藝術盛會愛丁堡藝穗節上,「臺灣季」作為國家品牌的代表
,與其他12個國家品牌代表及60個國家的表演團隊,一起將3,746個節目以多
元的作品類型傳遞到國際。臺灣季團隊引人入勝的演出,在國際平台上不僅獲
得媒體與專業人士高度評價,同時獲得觀眾極高的讚譽與專業獎項。嚐劇場《
小雨滴》獲媒體與當地家長群組高度推薦;種子舞團《低著的世界》摘星無數
,於藝穗節尾聲獲頒《Broadway Baby》的「The Bobby Award」獎項;0471
特技肢體劇場《誰是老大?》精彩的肢體表現廣受家庭與專業人士青睞;身體處
方《㒩》創造多場次完售紀錄,更被英國表演藝術網站The Stage評價為5個備
受矚目的新銳藝術家。
 
文化部表示,透過長期細緻品牌經營策略和文化部的持續支持,臺灣團隊在國
際舞台上以精緻作品呈現廣為人知,讓全球觀眾深切感受到臺灣文化的獨特魅
力。透過分享會,臺灣表演團隊將本次參與經驗無私傳承,為臺灣表演藝術生
態永續循環,提供未來參與團隊更具體的目標與方向,讓臺灣文化實力持續活
躍於國際。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412

 

 

7. 臺荷400年 荷蘭國家博物館福爾摩沙特展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攜手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舉辦《很久很久以
前…荷蘭與臺灣》(Once upon a time…the Netherlands and Taiwan )特展,

自即日起至2025年4月6日在荷蘭國家博物館展出臺荷歷史交會400週年16件相
關文獻館藏。
 
16世紀中葉,臺灣首次以「福爾摩沙」之名出現於歐洲航海地圖上,本次荷蘭
國家博物館精選14幅印刷及2幅繪畫,講述400年前荷蘭和臺灣之間的歷史故事
,期盼藉當時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原住民、漢人、荷蘭人等不同的視
角和立場,呈現歷史舞台上所出現的人物,重新檢視歷史,使觀眾反思有關「
轉型正義」的社會公眾議題。
 
除了展覽文獻,荷蘭國家博物館亦邀請荷蘭、瑞典及我國學者深度梳理臺荷
400年相關議題,撰寫福爾摩沙歷史及文物研究專文,於荷蘭皇家亞洲藝術協
會期刊雜誌(Aziatische Kunst)以「福爾摩沙」專刊發表。
 
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表示,2024年適逢荷蘭人建臺南安平熱蘭遮城400週年,
荷蘭國家博物館近年持續對荷蘭黃金時代海外殖民歷史進行省思,嘗試用不同
的角度去詮釋,並正視此段歷史衍生的歷史遺緒及現代議題,為觀者提供反思
和對話的空間。本次運用既有藏品及文獻研究,呈現400年前不同世界文明交
會的一刻,並從不同史觀切入促使各方史學文獻的對話,展現臺荷共享的歷史
脈絡及記憶。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部研究員暨策展人王靜靈表示,雖然許多荷蘭人都知道臺
灣(福爾摩沙),但他們大多不知道臺灣與荷蘭有著共同的歷史連結,1624年
至1662年及1664年至1668年,臺灣部分處於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的殖民
統治之下,展覽講述400年前的故事和歷史。歷史從來都不是單面向的,在這
個歷史舞台上同一個人物,根據所採取的不同立場和觀點,例如鄭成功,在荷
蘭的傳統史觀上將之視為海盜,但在臺灣他卻被視為民族英雄,甚至被神格化
,奉為開台聖王。展覽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對同一歷史人物的不同看法,引發
觀眾反思在荷蘭歷史上的那些所謂民族英雄,到底是真英雄還是殖民者。
 
荷蘭國家博物館於1789年成立於海牙、1808年遷至阿姆斯特丹,並在2003年
經歷全面翻新後於2013年對大眾開放,是荷蘭規模最大、收藏最豐富、參觀人
數最多的博物館,此次《很久很久以前…荷蘭與臺灣》特展以多重的觀點,呈
現臺荷400年歷史交流的故事。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423

 

 

8. TTXC百場國際產業活動 亞洲最大文化科技聚會 真鍋大度 滿仲勸 超過百位
國際產業人士聚高雄 哥吉拉-1.0來了!奧斯卡獎澀谷紀世子國際論壇

2024 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即日起至27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展開,集結動
漫影視、虛擬實境、文化科技等國際頂尖人士,包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
、《排球少年》動畫導演滿仲勸、新海誠動畫團隊角南一城、篠崎裕道、明和
電機社長土佐信道、林茲電子藝術節小川繪美子、SM娛樂創意總監金鐘敏,還
有歐美文化科技最高殿堂威尼斯影展、法國新影像藝術節、mk2影視集團、加
拿大數位藝術中心、紐約活動影像博物館等總監與策展人,超過百位國際人士
與百場國際論壇、工作坊、導師會等,讓高雄成為文化科技的亞洲重要基地。
 

文化部表示,2024 TTXC「國際論壇」聚焦娛樂和文化的科技應用,邀請國際
重量級大師蒞臨高雄開講,真鍋大度、滿仲勸、澀谷紀世子、辻本貴則等25位
國內外指標領袖,帶來《排球少年》、《鈴芽之旅》、《超人力霸王雅克
》、《哥吉拉-1.0》、《咒》、《九日》、霹靂布袋戲等國內外知名作品,一
探動漫遊戲、視覺特效、虛擬製作、3D裸視、AI藝術、虛擬偶像等「超越現實
的未來」,是今年TTXC最強產業話題,也為臺灣帶來不同的國際視野。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指出,上周末的4場國際論壇帶來滿滿好評,尤其韓國新媒體
藝術公司d’strict執行長李誠浩帶來科技時代的創意配方,現場引起許多產業人
士共鳴。本周末則有日本、韓國和臺灣的AI藝術、虛擬偶像、異次元音樂會等
專家開講,下周末更是最高潮,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哥吉拉-1.0》登陸高雄
,總監澀谷紀世子分享世界級的視覺特效技術;「新世代超人力霸王系列」導
演辻本貴則激起「特攝魂」,用想像力探索日本獨一無二的視覺世界;全球焦
點真鍋大度與「明和電機」土佐信道難得同臺,用科技和創意展現未來音樂的
無限領域。8場國際論壇票券熱賣中,可至OPENTIX售票系統購買。
 
亞洲最大的XR DREAMLAND虛擬實境大展,舉辦超過50場XR產業活動,本周
在駁二藝術特區登場。有威尼斯影展、新影像藝術節、加拿大數位藝術中心、
日本三麗鷗,以及法國Atlas V、Small Creative、Lucid Realities等XR大廠、超
過50位國際產業人士參與,持續推動高雄作為亞洲沉浸式產業的領先品牌。XR
DREAMLAND與法國合作的駐村計畫《岩城之夢》,團隊創作者已於高雄駁二
駐地開發,將打造舞臺裝置的虛擬場景,讓觀眾踏上凝視、觸碰及吟詠的感官
之旅。10月20日下午於駁二自行車倉庫展區「開放工作室」,歡迎民眾交流體
驗。
 
文化內容策進院「INNOVATIONS」以臺灣文化內容和ICT產業的整合為核心,
邀集英業達、宏達電、華碩雲端、聚陽實業等品牌、打造企業主題館,帶來文
化科技內容的創新商模型態。並有韓國SM娛樂集團、日本TOKYO NODE、法
國mk2影視集團、Art Explora基金會、紐約活動影像博物館等國際產業夥伴,
探討「未來娛樂」的全新主題,超過50場產業論壇、提案大會、導師會等,歡
迎臺灣產業人士報名參加。
 
「INNOVATIONS」特別推出《DARKFIELD》沈浸式聲音體驗商模展出,邀請
英美澳跨國團隊,運用貨櫃打造出全新臨場的沉浸式聲音劇場,讓觀眾完全置
身各種情境、虛實難分,全球巡迴超過50萬人體驗,是目前最熱門的沉浸式商
業之作。團隊創意總監維多利亞伊頓將與臺灣沉浸式劇場龍頭「驚喜製作」陳
心龍,一同對談沉浸式體驗的營運模式,開發更多具商業潛力的未來內容。
 
TTXC推出「產業活動票」,只要500元就可以獲得產業活動證,可兌換任何四
場「TTXC國際論壇」入場門票、預約報名XR與Innovations產業週活動,憑證
並可無限次參觀「G.A.M.E.」未來主題展與「INNOVATIONS」文化科技創新
展演二大展區。更多節目與活動訊息,請上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官方網站
(https://ttxc.tw)、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421

 

 

 

9. 2024臺灣文化日藝文活動 邀請全國民眾一同參與體驗臺灣多元文化之美

10月17日為臺灣文化日,文化部以「21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為主軸,彰顯文
化「向下扎根」、全民「共創」、文化資源「共享」精神。文化部長李遠今
(17)日出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將於本週末(10月19、20日)舉辦
的《土水-臺灣初露》音樂會彩排記者會,藉此呼應今年9月黃土水的雕塑作品
《甘露水》,在母校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隆重展出盛事,期盼讓國人再次見證臺
灣藝術家前輩走向世界,重現文協精神。
 
1921年10月17日臺灣青年林獻堂、蔣渭水等人在靜修女中成立了「臺灣文化協
會」,開展臺灣文化啟蒙的年代。同年,雕塑家黃土水大理石雕塑《甘露水》
入選第三屆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為臺灣藝術史開啟新篇章。《土水-臺灣初
露》音樂會以黃土水經典雕塑作品《甘露水》為創作靈感,結合音樂與影像,
呈現黃土水的藝術創作歷程,以及他對臺灣的深厚情感。
 
今日彩排記者會,由指揮江靖波帶領臺灣國樂團首先曝光《夢迴南國》、《結
髮・裸婦》及《光》等3首曲目。由王乙聿作曲的《夢迴南國》作為音樂會開場
曲目,透過音符帶領大家回到黃土水的故鄉,感受他在藝術創作中的深厚情感
與力量。《結髮・裸婦》由劉至軒與林心蘋譜寫、施如芳作詞,講述黃土水在
生命最後階段,請求妻子成為他雕刻模特兒的故事,透過樂曲細膩地呈現出藝
術家對愛與美的詮釋,並展現出夫妻之間的深厚情感。《光》由劉至軒作曲、
施如芳作詞,描述黃土水在東京的創作歷程,呈現他創作《甘露水》時,帶著
對臺灣的強烈思念,將家鄉情感注入雕刻中,每一刀都充滿對家鄉的愛與藝術
追求。
 
導演黃郁晴說,《甘露水》重見天日時,她是展覽《光》的參觀者,到如今成
為《土水-臺灣初露》音樂會的導演,是一個非常魔幻的旅程。音樂會從黃土
水成長的故事開始講起,到後來至日本學雕塑、他的妻子將作品帶回臺灣、《
甘露水》作為姊姊角色陪伴一個家庭,透過音樂呈現一個百年的旅程。黃郁晴
特別介紹擔任演唱者的張孟逸角色,整場演出中她扮演的是妻子廖秋桂,直到
最後一首曲目時,張孟逸將變成一個看展的現代人,藉此強調人的肉體、肉身
是有限的,但是透過藝術品,藝術家可以達到永劫不死。
 
「擔任文化部長最夢寐的事就是『21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文化部長李遠說
,從9月初陪著黃土水的作品,回到他的母校東京藝術大學,心中特別有感。黃
土水的生命雖然短暫,但100年過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被大家傳頌,有關
他的故事、作品被畫成繪本、漫畫,甚至將改編成電影,「短暫的生命所留下
的作品,卻能讓大家持續詮釋,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李遠說,作為文化部長
,他會努力讓「每一天都是新文化運動」、讓「21世紀新文化運動體現在所有
人的生活上」,文化部會很努力地讓每個文化產業、每樣文化活動都有新的表
現,讓所有的臺灣人驕傲地知道「臺灣文化已經可以走向世界,被世界看見
」。
 
文化部表示,臺灣文化日第二場主題活動,於今日上午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結
合霧峰宮保第舉辦「NTSO《文化青年音樂會》」,邀請苗栗縣三灣國小及臺

中市霧峰國中的同學參與,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也出席音樂會,現場反應相
當熱絡。
 
2024臺灣文化日結合政府及民間社團力量,透過「展覽」、「表演」、「走讀
」及「共學」等4類文化藝術活動,邀請全國民眾10月親身踏查體驗臺灣文化
之美。同時,串聯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部、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及
22個縣市政府等164間場館,於今(17)日提供大眾免費入場。
 
此外,全國各地共10個文化部附屬館所,也辦理臺灣文化日限定活動,完成場
館指定任務,並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平台hashtag「2024臺灣文化日」,即可獲
得2024臺灣文化日活動限量紀念品。

詳細活動資訊,可至臺灣文化日官網查詢:https://1017cul.moc.gov.tw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225503

 

 

10. 臺北時裝週SS25開幕秀 年輕跨界活力爆棚 流行時尚x圖像IP創作 「臺
Type時尚圖鑑」融合激盪出獨一無二臺式文化創意

臺北時裝週SS25今(1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本次以「臺Type時尚
圖鑑」為主題,從深入臺北的日常街頭及日常生活中發掘臺灣民眾的時尚文化
感,透過臺北時裝週的詮釋,成為「臺Type時尚」。2024臺灣文博會後,圖像
IP創作成為熱議的話題,今日開幕秀特別媒合了6組服裝品牌設計師與6位臺灣
原創圖像IP創作者共同合作,透過時裝設計師豐沛的設計力,傳遞每個原創圖
像 IP 的世界觀及故事,將屬於臺灣原創特徵的圖像,藉由時尚傳輸到世界各個
角落。除了精彩的開幕秀表演之外,接下來更有一系列獨立品牌的品牌秀、靜
態展及採購洽談會在臺北時裝週期間熱鬧進行。
 
文化部長李遠、監察委員范巽綠、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任秘書戴婉蓉、臺北市
政府文化局局長蔡詩萍、立法委員吳思瑤、駐臺機構的代表、奧運金牌國手林
郁婷、策展人黃米露;藝人曾國城、巴鈺;演員李銘忠、張耀、莊凱勛、陸夏
、林思宇、李杏;歌手陳泳希、彭聖恩、林茉曦、柯棨棋;名模王麗雅;啦啦
隊林襄、雅涵、芷霖等名人攜手強勢站台時尚大秀。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今天正好是臺灣文化日,百年前的今天,臺灣文化協會成
立,促使了臺灣人爭取臺灣自己的文化;百年後,我們站在這裡,「臺灣文化
已經非常清楚」,巧合的選擇在今天辦理臺北時裝週,讓大家從最能展現文化
的食衣住行的「衣」上,一眼就能辨識出「這就是臺灣」。李遠也特別提到此
次擔任主視覺主角的林郁婷,他說,林郁婷所展現自在、自由、自信的精神與
意志力,非常符合此次臺北時裝週的主題「生活日常」,更代表著臺灣內外所
展現的樣貌。
 
文化部表示,文化部主辦的臺灣文博會大受好評,其中臺灣原創圖像IP非常受
年輕朋友們的歡迎,因此延伸出本屆時裝週的創新發想,讓時尚設計師與圖像
IP創作者對話,也讓時尚更貼近年輕群眾。本次開幕秀也加開民眾場,開放時
尚愛好者們登記參與時尚盛會,本場次700個名額在報名時間開放9分鐘內就已
滿額,反映大眾對於時裝週活動的興趣與支持。
 

這幾年文博會與臺北時裝週都受到高度關注,這次跨界合作便是希望放大破圈
的效果,時尚是文化產業中最顯著也最容易親近的表達形式,平面的圖像IP成
為身上的服飾創作,透過時裝週的伸展台讓更多人認識屬於臺Type的文化與創
意,也期待未來臺北時裝週繼續推動跨領域合作與產業創新,讓臺灣時尚在國
際市場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開幕秀在松菸5號倉舉行,將臺派的時尚與文化創意,化為感官流動的盛宴,也
是首次將臺灣圖像IP創作多變的藝術範疇,包含「.67ARROW X低級失誤
」、「#DAMUR X wei wei boy」、「DYCTEAM X Raimochi」、「RAY CHU
X michun」、「Story Wear X 王登鈺」、「TANGTSUNGCHIEN X 夏仙」,6
組服裝品牌及6個臺灣原創圖像IP,以跨界共生概念引領時尚與文化藝術交融,
走進秀場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時尚藝廊,螢幕錯落林立在觀眾席與伸展台之間

 
當服裝秀開始,模特兒展演設計師服裝,走秀穿梭在插畫藝術家作品之中,透
過螢幕導入作品與現場畫面,於展演中相互轉換,好似一幅幅即時創作,讓觀
眾如同觀看前衛又時尚的裝置藝術。圖像IP透過時尚轉化為不同方式呈現在觀
眾眼前,例如「.67ARROW X 低級失誤」的展演中,圖像IP化身為荒漠牛仔的
劇場感表演藝術;「#DAMUR X 可愛大王」的演出,用歐陸實驗性電音的迷離
聽覺與可愛大王夢幻人偶相互碰撞,呈現圖像IP公仔化具體表現;「Story
Wear X 王登鈺」則是將動畫藝術家王登鈺的電影角色化成一套套的服飾創作
,整場開幕秀宛若圖像IP創作藝術的時尚多元宇宙。
 
動態服裝秀結束後,還有松菸3號倉的「臺Type超搖擺」時尚X圖像IP品牌聯名
跨界藝術展。延續開幕秀上的動態表演,模特兒改以靜態方式展出,結合展場
藝術裝置,讓參與時裝秀的觀眾可以近距離再次欣賞設計師們的服裝作品。展
覽將自10月18日持續開放至10月21日讓民眾免費入場參觀,策展人黃米露邀請
受國際注目或持續深耕在地的圖像IP藝術家跨界授權及參與,透過他們的圖像
IP脈絡,與當代服裝設計師的共創整合演繹。
 
展覽共劃分為6個展間,每個展間的策展手法都充分展現出圖像IP與時尚設計力
結合的獨特故事性,能觸動每位觀賞者自身的記憶,歡迎大家踴躍前往拍照打
卡留下回憶。今年靜態展首度策劃小賣舖,有臺北時裝週期間限定的圖像IP與
設計師品牌聯名商品,以及各式限量商品,也歡迎大家前往選購。
 
精彩活動除了開幕秀及「臺Type超搖擺」時尚X圖像IP品牌聯名跨界藝術展外
,還有10月16日至24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13場品牌秀;10月17日至21日4號倉
的服飾品國際買主採購洽談會;10月20日臺北市政府於興雅路上響應辦理的「
跨界時尚大秀」;10月1日至30日在微風信義3樓也設有臺灣設計師專屬的選品
店,想要選購訂購品牌服飾的買家及民眾,請關注臺北時裝週相關資訊,前往
松山文創園區及城市的每個角落,一起在時尚圖鑑上寫下獨特的一頁。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225516

 

 

11. 臺灣傳統藝術音樂會休士頓首演 用音樂和視覺藝術跨界對話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駐休士頓辦事處臺灣書院與美國頂尖學府萊斯大學音樂系
(Rice University, Shepherd School of Music)攜手合作,由旅美臺灣作曲家
陳士惠精心策劃,邀集臺灣劇場導演黃鼎云、視覺藝術家陳嘉微及東華皮影劇
團共同創作,以〈鳥兒是真的-十面埋伏〉(Birds Are Real, Ambushed From
Ten Directions)為題,以音樂、光影與皮影戲打造的戲劇音樂會,美國16日晚
間於萊斯大學Wortham Theater首演。融合「臺灣傳統」與「現代藝術」劇場
,別開生面的內容,豐富與會者的沉浸體驗,打開觀眾多重感官,全面升級創
造對音樂的想像。
 
作曲家陳士惠一直以音樂反映當代、關注社會,讓樂曲呈現完整的概念及故事
。音樂會中場由萊斯大學著名鳥類專家,同時也是來自臺灣的教授李忻地,與
陳士惠、黃鼎云進行對話,討論〈鳥兒是真的-十面埋伏〉主題的發想由來。
談話中關切當代生活已被全方位的數位媒體所環繞,人們生活在一個極為擬真
的世界當中,以致對於自然及其他生命與外在環境缺乏關注,無法分辨什麼是
真的,什麼是假的。
 
此次音樂戲劇創作試圖表達真實與虛構之間微妙的關係,樂曲以鋼琴及打擊樂
呈現,並以皮影戲為隱喻,透過光影的創造性技藝,表達真實與虛構的錯綜複
雜,鋼琴家Brian Connelly、打擊樂音樂家Matthew Strauss的表演亦相互呼應
,呈現光影和音樂的交織之美。
 
臺灣歷史最悠久、歷經七代傳承的東華皮影劇團,亦獲萊斯大學盛情邀請,首
次在休士頓演出,特別帶來《西遊記:金兜山獨角青牛》演出。在黃鼎云與陳
士惠密集指導下,萊斯大學音樂系與臺灣研究師生,於第二場音樂會演出他們
受臺灣傳統皮影戲所啟發的舞台光影表演與音樂。
 
兩場音樂會匯集了臺灣與美國兩地的音樂家和藝術家,進行跨域、跨國及跨界
創意合作,在人與地方、過去與現在、音樂的多樣性與創造性、藝術形式和思
想之間建立聯結,於大休士頓地區,展現臺灣當代文化多元創意與活力。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620

 

 

 

12. 「釀未來・永續惜食」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 以實際行動守護土地 「
地味惜食」市集秀成果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財團法
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合作,今(19)日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禾埕廣場
舉辦「釀未來・永續惜食」成果發表會暨市集活動,呈現112-113年北區飲食
文化地方創生計畫團隊的重要成果,同時推廣永續飲食與惜食行動。
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計畫藉由地方創生案例、當代惜食行動展以及32攤「地
味惜食」市集,呈現北臺灣農產業鏈上飲食文化的各種樣態。透過現地展覽、
市集展示、創意料理活動,讓民眾近距離了解各團隊如何運用在地食材、創新
飲食文化及環保實踐。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張雅琳委員、行政院李連權顧
問、以及陳培瑜立法委員辦公室曾宥芯主任、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尹彙武館長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劉姿君專員皆蒞臨現
場,鼓勵馬祖農漁產品企業社、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賽考利克山林智慧

文化傳承協會、原粹文化大溪物產小舖、藏山椿工坊等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
團隊持續發展區域特色飲食。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致詞時指出,本次成果發表融合飲食文化、地
方創生、永續發展等議題,期待發揮民間與公部門合作力量,推廣北臺灣飲食
文化,帶動地方創生,以實際永續行動守護土地,以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缺乏
的挑戰。因此選用「釀未來・永續惜食」主題,「釀」是醞釀,是過往食物保
存與生活智慧的增進與延續,創造了北臺灣飲食文化特色。「釀未來」是回應
未來,釀造出飲食文化新風貌,也釀造地方創生的未來趨勢。北區飲食文化地
方創生計畫陪伴多個地方團隊,醞釀在地飲食文化特色行動,也釀造地方創生
的基底。從飲食文化出發,擴展產業多元樣態,引導更多關係人口回到農村生
活,增加因應未來的韌性。
成果發表時也特別邀請來自宜蘭與馬祖的地方創生團隊,具體展示在地創新與
永續發展的結合。「宜蘭龜山島海波浪文化事業團隊」發展海村文化品牌,回
應目前海洋資源耗竭,引導農漁村產業從競爭轉為合作,推出「鰕趴」套餐、
下雜魚家族與櫻花蝦飯糰,與臺灣的海味記憶對話。「馬祖農漁產品企業社」
則以老酒為核心,連結過去與現代,透過「老酒新飲」的創意調酒,將傳統老
酒融入現代調飲文化,並結合紅糟入菜的飲食傳統,推出「饗福宴」,讓年輕
一代重新認識並珍視這份家鄉的味道。
各團隊與貴賓身上的「永續時尚圍裙」也蘊含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深刻意義
。由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善用新光紡織過季回收布料製作,「一碼IMMA-人與物
的再生基地」媒合經濟弱勢婦女與身障婦女進行手工縫製,所有材料皆可完全
回收再利用,體現了零廢棄的永續時尚理念。不僅展示了創新與環保的結合,
展現了永續飲食文化的多元價值,也希望影響未來零廢循環禮品設計的淨零綠
生活趨勢。
活動現場聚集32家北區地方創生、惜食創意與小農果釀直販團隊,展示他們以
永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產品,從無毒蔬果、友善福利蛋、野菜食農,水果冰淇
林到果釀酵素康普茶,展現出在地食材的獨特魅力。民眾直接與生產者交流互
動,更深入了解這些產品的來源、製作過程與背後的永續理念。
而「惜食有約」主廚創意料理活動,邀請了名廚與地方創生團隊聯手推出四場
獨具風味的特色餐點供現場品嘗,包含臺北都市農園的無毒野菜、蘇澳的鰻魚
乾、苗栗獅潭的苦茶油、以及馬祖的老酒等,讓參與者大飽口福同時感受惜食
與永續飲食的深刻意涵。本次成果發表也推出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地圖,收錄北
臺灣地方創生團隊計畫執行亮點及各地推薦遊程,請至北區飲食文化地方創生
計畫「永續在地 x 飲食文化未來式」

FB粉絲專頁查詢下載:https://reurl.cc/qv6NLy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