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灣月書展」連續4年在日舉行 聚焦臺灣性別文化與多元社會
由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與日本大型連鎖書店「紀伊國屋書店」合作推出的「臺灣月書展」,今年已是第4年舉辦,響應舉辦臺灣月書展的書店數再創新高,自8月底至10月間在日本全國38家紀伊國屋書店分店展開。2025年度以「性別文化」為主題,邀請知臺學者團體「SNET臺灣」編纂《臺灣書旅-性別中的文化臺灣》小冊,於展期內免費提供,小冊中精選50冊臺灣性別文化相關書籍,介紹給日本讀者。
書展開幕式昨(6)日在紀伊國屋書店新宿本店舉行,包括駐日大使李逸洋、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自民黨青年局局長中曾根康隆、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總務部長田中麻美子、紀伊國屋書店會長高井昌史,以及「SNET臺灣」代表理事赤松美和子等出席。日本多家出版社也派員出席,共同見證今年「臺灣月書展」的開幕。
駐日大使李逸洋致詞時表示,今年書展主題是「臺灣的性別文化」,臺灣是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在國際性別平等指標中也名列世界第6、亞洲第1,這些成果來自政府長年的性別平權政策推動與社會努力。他在20多年前在政府擔任閣員時,曾推動「金馨獎」鼓勵政府機關重視性別平權,以及公共建築物男女廁所比例由1比2改為1比3,讓性別友善落實在制度與生活中,目前日本政府也正在做男女廁所設置比例的檢討。今年參議員選舉,女性當選比例達32%,我們看到日本性別平權也正在向前發展,恰逢最近自民黨總裁選舉高市早苗成為首位女性總裁,讓人感受到日本政治文化新時代的開端。
出席本次活動的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對於臺灣的出版業,特別是漫畫產業有很深的印象,古屋圭司表示,曾去過位於臺中的國家漫畫博物館,活化日治時期的臺中刑務所官舍,將木造建築重新修繕為展示場地,日本也前去取經,研議規劃設立「國家漫畫中心」,目前初步選址在原宿。
自民黨青年局局長中曾根康隆表示,臺灣在性別平權方面進展顯著,日本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據他了解,臺灣22位縣市首長中有10位是女性,在立法委員的比例上,女性也超過4成。相對地,日本國會議員中的女性比例目前仍僅約2成左右,希望日本能從臺灣獲得啟發,持續推進性別平等。
臺灣月書展已經邁入第4年,紀伊國屋書店會長高井昌史表示,書店是人們與文化相遇的地方,如今無論在產業、經濟或政治層面,日臺關係的重要性皆不斷提升,而在這之中,「文化交流的持續推進」尤為關鍵。隨著雙方在商務與觀光領域的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紀伊國屋書店也將繼續努力,讓全國各地的「臺灣月書展」能夠為深化日臺交流持續作出貢獻。
赤松美和子在介紹《臺灣書旅-性別中的文化臺灣》時表示,日本每年出版與臺灣相關的書籍超過100本,其中包含許多探討性別議題的作品,臺灣在性別平權意識上的成熟度與實踐經驗,遠超過日本,因此希望透過《臺灣書旅》介紹的50本相關書籍,從多元角度呈現臺灣的性別文化現況,也期盼透過此次書展活動促進臺日雙方在性別文化議題上的理解與交流。
本年度《臺灣書旅-性別中的文化臺灣》小冊自今年8月底推出後,因其精美裝幀及專業的導讀介紹,陸續有日本國立女性教育會館、神奈川縣、和歌山縣、宮城縣、山口縣、秋田縣、沖繩縣與那國島等地書店、圖書館及相關機構、臺灣祭活動的主辦單位等,主動聯繫駐日臺灣文化中心,希望能提供一定冊數供民眾索取,廣受各界好評。
有關本次活動,歡迎至臺灣月書展官網查詢:https://store.kinokuniya.co.jp/event/taiwan-books-gender-culture-2025/
《臺灣書旅-性別中的文化臺灣》電子版下載連結:https://store.kinokuniya.co.jp/wp-content/uploads/2025/08/TaiwanBookGuide2025_M.pdf
網頁鏈接: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44172
2.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及其胞弟梅森(Mason Sexton Jr.)、克茲(Keats Sexton),並接受賽斯頓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網頁鏈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512
3. 副總統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及媒體人賽斯頓 盼臺美持續深化合作守護自由民主
副總統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及媒體人賽斯頓乙行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媒體人賽斯頓(Buck Sexton)乙行,感謝訪賓遠道而來親身體驗臺灣社會、人民及臺美的堅實友誼。期盼兩國持續深化合作,並拓展至經貿、安全等領域,攜手守護自由民主的共享價值。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對訪賓表達歡迎之意,感謝訪賓遠道而來親身體驗臺灣社會、人民以及臺美的堅實友誼。並提到,臺美夥伴關係在臺灣民主化發展中至關重要,臺灣從過去經歷殖民時期、二戰後的一黨專政時期,至今日轉型為成熟且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這段歷程值得驕傲。
副總統指出,自由民主是臺灣珍視且自豪的價值,也是與美國人民共享的核心信念。期盼雙方持續在此堅實基礎上深化合作,並拓展至經貿、安全等領域,同時維護彼此重視的價值理念。最後,再次表達誠摯歡迎,很榮幸與訪賓共聚一堂。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主任秘書甄國清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網頁鏈接: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513
4. 臺灣自製「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起運 總統肯定為臺灣太空科技發展重要里程碑
總統出席國家太空中心「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起運典禮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上午前往新竹出席國家太空中心「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起運典禮時表示,「福衛八號」是臺灣首個自製星系,象徵我國太空科技發展重要里程碑,讓臺灣站上國際太空市場的舞台。此次以「齊柏林」為名的衛星,將承載齊柏林導演守護臺灣的精神,以更高解析度持續執行「守望臺灣、觀照世界」的任務,展現我國邁向太空新時代的重要一步。
總統抵達後,首先觀賞「福衛八號」任務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對臺灣以及國家太空中心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天,即將起運的是「福爾摩沙衛星八號」星系中的第一顆衛星,也是臺灣第一顆自製星系。「福衛八號」的誕生是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重要的里程碑,升空後將接棒「福衛五號」,以更高的解析度持續並升級「守望臺灣、觀照世界」的任務。
總統提到,在其行政院長任內也曾親赴國家太空中心,啟動「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這項計畫的實現是歷經多年來眾人共同的努力,今天能夠一起見證成果真的非常感動。接下來還有更多衛星將陸續升空、進入軌道,建構臺灣的自主衛星星系,守護臺灣的土地與人民。
總統說,曾經用空拍影像記錄臺灣的齊柏林導演,他的作品喚起人們對這片土地的關懷與責任,因此這顆衛星命名為「齊柏林」。希望齊柏林導演的精神可以隨著這顆衛星,延伸至太空,繼續守望著臺灣。此外,對於齊導演的家人、工作夥伴延續齊導演的精神與關懷,讓這顆衛星具備生命與價值,並於今日一起到場見證「福衛八號」第一顆衛星、也就是齊柏林衛星起運的重要時刻,總統也表達感謝。
總統指出,「競逐太空」是臺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去年520所提出的國家戰略產業。並提到,吳誠文主委領導國科會及國家太空中心,不僅是該領域的專家,也是行動派,讓計畫付諸實現,且對未來的規劃都非常完整。
總統並感謝國家太空中心在過去福衛計畫的基礎上持續精進衛星技術研發,提升衛星自製率。這顆齊柏林衛星包含自主設計多類關鍵元件,達到8成以上的自製研發比例,相信只要繼續加油,比例將會再提升,不僅展現臺灣大型科研系統的能力,也讓臺灣站上國際太空市場的舞台。同時,結合臺灣在資通訊、電機與精密製造等領域的產業優勢,帶動國內產學研界技術升級,逐步打造Made in Taiwan的太空產業供應鏈。
總統說,未來齊柏林衛星將與後續衛星構成緊密的對地觀測網絡,所收集的資料將應用在國土規劃、農業監測、災害應變與環境保護,藉此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更強化國家韌性,讓臺灣能夠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的挑戰。並再次向國家太空中心的團隊夥伴以及產官學研各界的團結努力,致上最深,謝意,讓齊柏林衛星順利完工,即將升空運行。
總統提到,再過幾天就是國慶,面對各種挑戰,從經濟、國安到競逐太空,臺灣人始終團結打拚,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堅持走向世界、現在更要飛向宇宙,這是臺灣邁向太空新時代重要的一大步。福衛八號的齊柏林衛星,將會在浩瀚的太空當中,守護臺灣、記錄臺灣,讓全世界繼續看見臺灣。最後,祝福齊柏林衛星運送與發射順利。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起運儀式。
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國家太空中心董事長吳誠文、立法委員柯建銘、蘇巧慧、鍾佳濱、鄭正鈐、張雅琳、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新竹縣長楊文科、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