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週新聞集錦

  1. 2025臺灣工藝季 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 緬懷一代陶藝匠人傳承與創新精神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主辦的「2025臺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今(20)日舉辦開幕活動,展覽以陶藝大師林添福藝師(1926–2019)的百歲冥誕為契機,從林添福藝師豐富的創作與深厚的陶藝精神出發,回顧其一生重要創作歷程並致敬林添福藝師在臺灣陶瓷工藝史上的卓越貢獻。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指出,去(2024)年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70週年,倡議「活工藝,工藝活」理念,2025年接續推動「工藝70+1」,提倡「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彰顯「工藝 是漫波快樂,生活事」的一種態度。「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是在地思維結合慢活(SLOW)與樂活(LOHAS)的生活態度,其核心價值包含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美學(Originality)、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及永續(Sustainability),強調「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是S到S之間形成永續無限的「善藝」循環。

透過工藝「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啟動社會的「漣漪效應」,從工藝活動與民眾互動,讓人感動,引發大家一起行動,持續累積正能量,最終形成全民參與的生活運動。就如同投入湖中的工藝之磚,激起層層漣漪,應用智慧科技與企業ESG永續行動,讓社會自然形成「拋一磚,引千重浪」的「工藝運動」。而「2025臺灣工藝季:添福漫活.百年匠心—林添福藝師百歲紀念展」作為「2025臺灣工藝季」系列活動中工藝中心5大主題展區重磅展覽之一,展覽重點呈現林添福藝師超過七十年的陶藝創作歷程,以「蔓衍」、「慢美」、「漫昇」為策展主軸,依創作內容分為生活之器、自然之形、文化之韻與當代之介等四大面向,除呈現林添福藝師的代表作外,也重現其使用之製陶工具與窯場場景,完整展現陶師的日常創作、文化內涵與傳承精神。

林添福藝師自幼生長於窯場,其祖父為臺中大甲東外窯窯主,耳濡目染之下,14歲即成為拉坯師傅,從採土、砌窯、雕塑到燒窯,皆親身實作,累積深厚技藝。他不僅承襲福州製陶技術,更在臺灣陶業歷經轉型與衰退的浪潮中,堅守窯場持續創作並以創新語彙回應時代變遷,發展出傳統生活陶、雕塑工藝陶與當代柴燒陶等三大創作主軸,展現臺灣頂真工藝精神與個人風格的藝術風貌。林添福藝師秉持「以火為道、以心為用、以土為器」的創作哲學,展現對陶藝的深刻體悟與尊重。他樂於分享、悉心指導後進,為人開朗親切,深受陶藝界敬重,被譽為「傳統陶技藝活寶典」。如今,這份珍貴的技藝與精神由其子林瑞華老師與媳婦鄧淑慧老師接續傳承,持續守護竹南蛇窯,讓陶窯技藝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誠摯邀請各界蒞臨參觀,一同走進林添福藝師的創作世界,從陶土與火光中感受臺灣工藝蘊含的文化與深度,見證林添福奉獻一生的臺灣陶瓷工藝生命史,更多展覽活動詳情,請至工藝中心官方網站查詢。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7787

  • 初聲之犢-文化百老匯青少年展演即將引爆花東青少年表藝魂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初聲之犢:文化百老匯青少年展演》邁入第6屆,首場演出將於6月7日隆重登場!這項深耕東部、備受期待的青少年展演,不僅是花東地區青少年發聲、發光的重要舞臺,更是集結音樂、舞蹈、戲劇、街舞等多元風貌的青春盛會。今年活動首度擴大參與年齡層,開放小學五、六年級青少年報名,讓更多擁有舞臺夢想的孩子有機會站上燈光下,自信綻放。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徐敍國館長表示:本展演辦理宗旨是為花東青少年學子打造一個友善的展演舞臺,藉由本展演開啟青少年學子對表演藝術不同之眼界及建立成就感,透過演出實現自我價值的認同感,發掘不同的自我。

2025《初聲之犢》六月登場——青春初聲,夏日開唱!

隨著盛夏來臨,2025年《初聲之犢》也即將熱力啟動!六月,將由四場精采演出揭開《初聲之犢》的序幕,來自臺東當地的學生團體,將在每週六晚間七點,於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文化百老匯,接力登臺,讓音樂、舞蹈與創意點燃臺東的夜空!

 6/7 首場強勢登場爆發,開場即高能!

2025年《初聲之犢》第一場演出,由張育綸老師帶領、來自臺東最萌舞團的【HOT Q GIRLS】揭開序幕!這支年齡橫跨幼兒園中班到「六年級」的K-pop舞蹈團,雖然成軍僅一年,卻已勇闖多場舞臺,曾拿下縣議會中秋舞蹈比賽第三名與最佳人氣獎。閃亮笑容、整齊舞步,甜美又爆發力十足,為序幕注入滿滿青春萌能量!接續登場的臺東女中、臺東專科熱舞社,盡情揮灑屬於青春的動感節拍;由鼓手們所組成的「懂吃大吃」以一場節奏張力滿點的爵士鼓演出震撼全場;學生搖滾樂團【我媽以為我在補習】讓搖滾節奏承載青春的矛盾與成長的撞擊。而來自花蓮的高中嘻哈研究社,也特別來到臺東進行跨縣市交流,以他們的說唱創作激盪出創作火花!

 6/14 新生國中專場|五大社團一次集結,舞台最全方位的青春實驗室!

當週將由新生國中全面接管舞臺,集結熱舞、熱音、合唱、直笛、管樂等五大社團,透過多元曲風與跨領域表演,展現學子們在藝術教育中累積的成果與自信。從熱情洋溢的舞蹈,到細膩動人的合唱,每一個段落都是青春最美的註腳。

6/21 均一高中 & 關山家扶中心|音樂、街舞的真摯共鳴!

來自均一高中的三組學生樂團將以彈唱及熱音搖滾方式,帶來風格多元的音樂演出,體現他們對音樂的獨到理解;關山家扶中心山角團隊則將以歌聲與街舞,訴說他們心中的故事與力量,用表演與觀眾對話,帶來溫暖而感動的一夜。

6/28 青春最後一章|豐田國中流行音樂專班 ×「準大生的夏天」

六月最終場由豐田國中流行音樂班率先登場,透過系統化的專業流行音樂培訓課程,培養學生從基礎能力到整體演出素養,打造出具備完整樂團能力的年輕音樂人。豐田國中流行音樂班向來以穩定的演出水準、成熟的音樂詮釋與自然的舞台魅力廣受好評;緊接著,是去年《大團開唱》中大受好評的樂團【成為準考生的夏天】——今年蛻變為【準大生的夏天】,帶來升學前最後一次登臺演出。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7849

  • 19國作家齊聚巴黎文學之夜 陳克華攜法譯詩選《騎鯨少年》登台

巴黎外國文化中心論壇(Forum des instituts culturels étrangers à Paris,FICEP)舉辦的年度文學盛會「文學之夜」(La Nuit de la littérature),將於5月24日在巴黎歌德學院舉行,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邀請詩人陳克華參與,介紹新出版的法譯詩選《騎鯨少年》(À dos de baleine),以及出席2場見面會,與法語讀者近距離交流。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攜手法國Circé出版社合作推動臺灣文學法譯,於2024年底出版陳克華《騎鯨少年》詩選集,除收錄早年之作、觀察剖析個人生命歷程的同志詩集《騎鯨少年》及2022年出版《好鳥擋路:陳克華的同志詩選(1978-2021)》,更收入2個不同創作時期的重要作品,包含描寫親情及生死別離的《父親》,以及回應新冠疫情的《戴著口罩唱歌》。這部法譯版本《騎鯨少年》,集結了陳克華各階段作品,期盼讓法語讀者更全面瞭解其風格及創作軌跡。

2025巴黎文學之夜有來自臺灣、土耳其、德國、波蘭、義大利、愛爾蘭、烏克蘭、希臘、羅馬尼亞、捷克等共19個國家參與,各國作家將逐一登台分享作品與創作概念,並以母語或法語朗誦選段,現場設有臨時書店,並安排簽書會、音樂表演等活動。

陳克華生長於花蓮,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現任臺北榮總眼科部眼角膜科主任。他創作能量豐沛,出版逾60本文學作品,著有百餘首流行音樂歌詞,近年更跨足繪畫、攝影、書法、複合媒材及表演藝術等多元創作領域。

FICEP是巴黎的國際藝文組織,創立於2002年,由駐巴黎的58個國家文化中心組成聯盟,巴文中心是FICEP的創始會員及理事國之一,每年積極參與其主辦活動,推介臺灣電影、文學、音樂等多元藝術表現。歷屆「文學之夜」曾推介郭強生小說《尋琴者》、零雨詩集《田園》、高翊峰《泡沫戰爭》,以及陳育虹《我告訴過你》、羅智成《夢中邊陲》詩選集。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7862

  • 副總統出席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盼臺灣與國際合作對世界科技進步做出貢獻

副總統出席「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蕭美琴副總統今(21)日上午出席「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感謝國際夥伴對臺灣的信賴,選擇臺灣、投資臺灣,實現對臺灣產業的承諾。並表示,世界局勢變化的挑戰是轉機,也是臺灣為人類科技尋求突破的最佳機會。期盼透過與國際合作,不斷強化臺灣實力,對世界科技進步做出貢獻。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榮幸參加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也歡迎來自全世界聚焦新興科技領域發展的企業來臺相互交流,激盪出不同的想法,是個非常珍貴的場域。

副總統指出,此次活動討論的主題,包括低軌衛星、雲端科技、人工智慧、機器人運用、太空科技等領域,都在臺灣當今產業發展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讓我們能更了解全球產業的現況。在世界局勢變化下,我們面臨許多挑戰,但挑戰也是轉機,也是臺灣為人類科技尋求突破、開啟新的發展模式的最佳機會。

副總統提到,昨天,總統與他就職滿一週年。在總統去年的就職演說中,特別提到臺灣未來要「競逐太空、探索海洋」。相信在發展這些新的科技領域和五大信賴產業時,「亞馬遜雲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 AWS)將是臺灣非常重要的夥伴。

副總統說,臺灣是世界科技的輸出者,也是領先者。我們透過與國際合作,不斷強化臺灣的實力,同時對世界科技的進步做出巨大貢獻。許多臺灣企業正積極布局全球,我們也歡迎跨國企業將臺灣作為全球布局當中的關鍵夥伴。

副總統認為,臺灣和Amazon的夥伴將能為全球科技供應鏈及未來AI、雲端服務及資訊應用提供更多進步的機會。並指出,AWS在臺灣合作的項目包括三大面向,第一,以「新智造業」為目標,協助企業打造數位創新策略,帶動臺灣AI、機器人、無人載具、低軌衛星等產業發展,加速臺灣全球布局。Amazon和臺灣供應鏈合作長達數十年,從早期的電子書到現在的太空產業,兩者將持續是最佳夥伴。

副總統接著說,第二,Amazon也擴大與政府、企業及學校合作,加速雲端與AI人才培育,透過建立創新人才資料庫,串接產業人才需求,打造數位轉型所需的關鍵人才。他近期與許多產業進行交流,了解企業最大的擔憂之一,是人才的培養速度不夠快,這是需要更積極面對的問題。透過與國際夥伴合作,能同時加速人才養成,以貼近未來產業的需求。

副總統指出,第三,AWS提供臺灣產、官、學、新創算力與國際技術。從數十年前的純電商合作平台,到現在的雲端資料庫合作平台,更為未來次世代通訊與主權通訊的應用方案提供各種可能性。

副總統表示,臺灣已準備好迎接新的挑戰,也把握各種國際合作機會。與世界連結是臺灣持續生存發展的關鍵,他要再次感謝Amazon集團對臺灣的重視,以及持續深化與臺灣各領域的合作關係,提供臺灣產學研與世界接軌、同步向前的機會。

副總統同時感謝大家對臺灣的信賴,選擇臺灣、投資臺灣,實現對臺灣產業的承諾,相信在這樣的強強聯合下,臺灣製造和美國帶來的創新相互加持,將持續發揮讓世界科技進步的關鍵力量。最後,並祝福今天的活動圓滿成功。

詳情: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249

  • 比折扣更高明!解析背後的「綑綁定價」策略

你是否曾經只想買一個漢堡,走進餐廳看到「加 60 元升級成套餐」選項,讓你忍不住點了套餐?解析背後的「綑綁定價」策略。

• 綑綁定價策略|綑綁定價策略是將多個商品或服務打包,以較單獨購買更優惠的價格銷售,具推廣新產品、加速庫存周轉與強化品牌忠誠度等效益。常見類型包括:純綑綁,如Office 365,只能整套購買;混合綑綁,如餐廳提供單點與套餐選擇,滿足不同需求;自定義綑綁,如自由行套票或電信方案,讓消費者依需求選配,提升參與感並有助數據蒐集分析偏好。

• 消費者撿便宜、企業省成本|捆綁定價不僅提升平均訂單價值與清理庫存,還能降低包裝與運營成本,並建立品牌定位與用戶忠誠度。企業可藉此推廣新產品。對消費者而言,捆綁提升感知價值、簡化決策流程,提升整體購物體驗,有效減輕選擇壓力。

• 綑綁經濟仍存在多種風險|綑綁定價若未精算折扣,可能侵蝕利潤,提升銷量卻降低獲利;強制性捆綁也易引發消費者反感,影響品牌形象。因此,綑綁策略需精心設計,才能兼顧銷量與顧客滿意度,避免適得其反。

詳情: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400

  • 崑山科大公廣系第23屆畢展「神公廣大」呈現新世代多才多藝公廣人的自信與潛能

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第23屆畢業專題製作展,5月16日至18日假台南市吳園藝文中心「台南公會堂」隆重舉行,展現本屆畢業生一年來在研究、策略、創意及整合行銷的專業實力。首日進行開幕儀式,17日則邀請業界先進擔任外部評審,以專業高度,檢視各組畢業專題的產學合作成果。

本次活動為公廣系畢製展系列繼高雄青春設計節、台北新一代設計展之後的壓軸展覽。今年畢業展以「神公廣大」為主題,象徵公廣系學生打破既定框架、發想創意、勇於實踐的實作精神,展出成果涵蓋展演空間設計、品牌行銷策略、永續議題推廣等整合行銷實務,充分展現學生四年所累積的跨域整合能力與專業實務能量,也呈現新世代多才多藝公廣人的自信與潛能。

活動首日的開幕儀式,創意媒體學院邱國峻院長代表李天祥校長祝賀展覽圓滿成功。邱國峻院長致詞時表示,技術不斷在演變,但人的創意無法被所取代,公廣系的學生具備跨領域與整合的能力,勉勵同學擴展不同專長,並且保持熱忱,必然可以邁向成功。

為了發揚並深耕台南古都在公關廣告行銷領域的發展前景,公廣系特別選擇環境幽雅的歷史古蹟「吳園」舉行。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TAAA)盧炳勳理事長專程南下,勉勵並祝福即將完成學業的學生,身為台南子弟的盧炳勳理事長幽默地說,公廣是淡水河以下唯一的大學廣告科系,鼓勵同學放長眼光,一起努力,讓廣告公關領域發光發熱。此外,嘉南藥理大學智慧生活學院薛雅明院長致贈花籃表達祝賀,另有多位業界代表蒞臨觀禮。

17日舉行的外部評比是公廣系畢業製作課程結束前的重頭戲,是畢製成果的整體展現與總檢討。本屆三位評審由果俐文創行銷事業執行長陳郁涵、聯利媒體「食尚玩家」數位事業部主編劉易昇、聯樂數位行銷客戶經理朱芳儀擔任,他們以一線業界的視野及高度提供學生務實的講評與建議,讓學生得以在實戰中磨練與成長。在畢製各組簡報結束後,由團隊「Drink康醋」、「創夢所」、「Muse master」獲頒前三名,另選出最佳影片、最佳創意、最佳簡報、最佳策略、最佳展場等技術獎項。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403

  • TenMax 零售媒體趨勢焦點|2025 戶外廣告未來趨勢,程式化與數位化加速成長!

隨著 pDOOH 在 2025 年快速增長,VIOOH 與 Turnadon 的合作以及史基浦機場的創新實踐,正在讓數位戶外廣告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趨勢。台灣零售媒體領導品牌 TenMax,帶您一次掌握本週 pDOOH 三大焦點:

焦點一、2025 戶外廣告未來趨勢,程式化與數位化加速成長

根據 Taggify 最新報告顯示,2025 年,戶外廣告(OOH)市場持續增長,預計達到 167 億美元,其中數位戶外廣告(DOOH)佔據全球戶外廣告投資的近 39%。隨著技術的進步,程式化數位戶外廣告(pDOOH)正在成為市場的主流,預計每年將增長 20%,到 2027 年,超過 50% 的數位戶外廣告將通過程式化方式進行投放。這一轉型使廣告主能夠根據即時數據(如天氣、交通、時間等)實現廣告內容的個性化和即時優化,大大提高了廣告的投資回報率。特別是在亞洲太平洋地區,隨著數位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DOOH 的應用已經達到高速度推進,而在歐洲,像是英國和德國等成熟市場也在穩步進行數位轉型。對於臺灣市場來說,隨著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以及數位化趨勢的加速,pDOOH 未來無疑將成為企業廣告投放的重要策略,為品牌提供更靈活、更精準的廣告選擇,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資料來源:Outdoor advertising: OOH, DOOH and pDOOH investment forecast for the next few years

焦點二、 VIOOH 與 Turnadon 強強聯手,擴展法國程序化數位戶外廣告市場

VIOOH 與法國廣告網絡 Turnadon 宣布深化合作,進一步擴大其在法國市場的程序化數位戶外廣告(pDOOH)版圖,廣告主能夠通過 VIOOH 的即時交易平台,精確地在 Turnadon 於法國 10 大城市部署的超過 1,200 台數位螢幕上進行廣告投放,並結合先進的第三方技術實現高效的數據監測與分析,從而實現精準的受眾定位和更高的投資回報率。根據 VIOOH 2024 年的研究,法國約 32% 的廣告主已經開始運用 pDOOH,並預計這一比例將在未來 18 個月內增至 41%。隨著 pDOOH 在法國市場的迅速擴展,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將預算從傳統數位廣告管道重新分配至 pDOOH,並期望通過更靈活且精準的廣告投放策略,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從而提高品牌曝光率、觸及目標受眾並獲得顯著的市場回應,為未來的數位廣告創造更多機會。

資料來源:VIOOH and Turnadon expand programmatic DOOH footprint in France

焦點三、史基浦機場引領程式化戶外廣告潮流,精準鎖定受眾創新營收模式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在今年初宣布啟用了其數位戶外廣告(DOOH)網絡的程序化購買功能,讓廣告主能夠更精確地鎖定受眾,並根據即時人流數據來調整投放策略。該機場擁有 1,400 個螢幕,並與 LDSK 合作,實現了基於 CPM 的程序化廣告購買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廣告投放的靈活性。此外,機場還與 MyAdbooker 和 Place Exchange 等平台合作,擴大了廣告銷售網絡,實現更廣泛的受眾觸達。根據統計,史基浦機場每年迎接超過 7000 萬名旅客,這些數字顯示其作為高流量場域的巨大潛力。透過程式化廣告,廣告主可以根據觀眾的行為、位置和時間等實時數據進行精準投放,從而提高廣告效果和轉換率。這項新技術不僅為機場帶來了全新的營收來源,還提升了廣告內容的吸引力,讓廣告能夠更有效地與旅客互動。隨著程式化廣告技術的普及,將可能成為其他高流量地點和公共場所未來的發展趨勢,並推動數位廣告向更精細化、數據驅動的方向發展。 

資料來源: Schiphol Airport Launches 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406

  • 你的永續行銷是誠意還是「漂綠」?4個真實案例看企業如何跌入永續溝通陷阱

近年來,永續已成為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尤其對年輕消費者來說更是如此。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許多人希望透過消費行為支持致力於環保與永續發展的企業。事實上,根據 PwC 的調查,有些消費者願意為永續生產或取得的商品多付 9.7% 的價格。這也讓許多企業投入永續行銷,推廣環保兼具社會責任的產品、品牌作為與品牌價值。

問題在於許多企業過份誇大自身對環境的正面影響,而這種行為就被稱為「漂綠(greenwashing)」。其目的在於吸引追求永續理念的消費者。但這種不實的聲明反而會導致負面公關,並損害品牌商譽。那麼,行銷人該如何在推廣企業社會責任下的永續或環保作為時,避免被指控漂綠呢? 

什麼是漂綠? 

根據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數據公司 RepRisk 的定義,漂綠指的是企業針對其產品或作為,發表缺乏根據、不實或具誤導性的環保效益聲明,藉此吸引重視永續的顧客與投資人。包含像是誤導性的產品永續資訊,或是將某項服務標榜為「綠色」,但事實又並非如此。漂綠行為的嚴重程度也有輕重,從明赤裸裸的欺騙到一廂情願的美化都有可能。

其中一個有名的例子是德國汽車品牌福斯(Volkswagen)的「柴油門」事件。福斯宣稱其柴油車為低碳排、環保產品,但其實這些車上都安裝了作弊軟體,能夠在測試時壓低排放量,但實際排放的氮氧化物則高出美國容許的40倍。

隨著大眾對此議題的重視,也出現了「漂綠沉默」(greenhushing)這個新詞彙。

ThinkHouse永續與地球服務部主管Laura Costello於DMI Podcast說,「漂綠沉默指的是品牌因為害怕被檢視或擔心未來政策變動,而選擇不談論自己的環保政績。」

漂綠靜默的風險在於企業乾脆不公開其環保作為,這讓消費者缺乏資訊,同時也掩蓋了本可為環境及產業帶來正面影響的良好舉措。

漂綠有什麼危害?

雖然漂綠有助於吸引消費者,但誤導或不實的主張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對企業而言,漂綠可能造成: 

• 品牌聲譽受損:若企業參與漂綠並被揭發,將因負面宣傳導致品牌形象受損。

• 失去消費者信任:若消費者相信品牌後發現被誤導,將難以重新贏回信任。

• 法律與道德風險:許多國家對於環保宣稱有嚴格規範,違規可能面臨訴訟或罰款。

• 消費者反彈:社群媒體對行銷人是亦敵亦友的存在,既能推廣品牌,也可能讓漂綠行為透過口碑迅速擴散,甚至在短時間內瘋傳。

• 失去競爭力:被指控漂綠的品牌,可能在透明且真正落實永續的同業面前失去競爭優勢。

• 失去投資人與合作夥伴的信任:投資人及合作夥伴可能將漂綠視為不道德行為,導致合作機會流失。

• 員工士氣下滑:重視永續的員工可能因此感到失望或對品牌幻滅,導致工作室氣下滑,甚至選擇離職。

Thinkhouse 的 Laura Costello 表示:「因為漂綠,現在你會看到越來越多氣候訴訟以及信任危機。但這些現象都忽略了一點:若企業能以優質經營為基礎,並回應當前的自然和氣候危機來建立與大眾的關係,企業便能創造更高的價值。」

漂綠的四個實際案例

(一)Innocent:訊息傳達不當 

果汁品牌 Innocent 以聰明行銷與環保、永續承諾聞名。但即便形象一向「綠」,它們的某支廣告仍被控漂綠。該廣告於電視及 YouTube 播出後,收到 26 件投訴至英國廣告標準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ASA),認為該品牌的廣告誇大產品的總體環保效益且具有誤導性。Innocent 回應說明,廣告目的是鼓勵大眾攜手打造更美好的地球,而非針對產品或公司做出明確的環保主張。儘管如此,該廣告仍被 ASA 要求下架,且要求 Innocent 日後的廣告不得誤導消費者,並需以產品全生命週期為基礎提出環保聲明。

(二)H&M:扭曲不實 

時尚零售商 H&M 因在美國遭指控藉由綠色行銷「誤導、違法、欺瞞」以獲利,被控漂綠。訴訟指出,H&M 讓消費者誤以為其「Conscious Choice(有意識的選擇)」系列產品是環保負責的購買選擇,且這類產品收取的價格較高,而《The Fashion Law》指出,這一點對訴訟非常關鍵,因為這能讓原告證明自己因而受到實質損害,具備提告的法律資格。

此外,新聞媒體 Quartz 調查發現,H&M 有超過半數標榜永續的商品並不如自己宣稱的環保,甚至有些資訊完全不實。H&M 使用的「分數卡」是採用 Higg MSI(材料永續指數)的資料,這一套永續影響衡量工具雖廣為採用,但近年來質疑的聲浪越來越大。在經過 Quartz 調查後,H&M 已刪除相關 Higg 永續標示。 

(三)IKEA:供應鏈問題 

另一個致力永續的品牌——IKEA,也曾在非營利組織 Earthsight 深入調查其供應鏈後被控漂綠。報告指出,儘管IKEA 有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自願性森林認證系統),其熱門兒童家具 Sundvik 系列所用的木材,是供應商從俄羅斯非法採購取得。面對指控後,IKEA 與涉案供應商終止合作,但品牌形象仍受損,且必須緊急應對危機。

(四)Lloyds銀行集團:避重就輕的行銷手法  

英國的 Lloyds 銀行集團遭到 Adfree Cities 指控漂綠。該組織由多個團體組成,致力於挑戰戶外廣告並讓公共空間回歸藝術、社群與自然用途。Lloyds 在LinkedIn 投放廣告,強調其資助乾淨和再生的能源以彰顯綠色形象,卻未提及同時資助石化產業(2023 年估計達 19 億美元)。這種利益衝突或避重就輕揭露了品牌負面的一面,也讓公眾看見其背後的漂綠行為。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