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週新聞集錦

藝術品進口免繳納稅款保證金之第三方擔保單位許可申請 114年第1次申請時間自5月1日至5月31日止

為推廣藝文交流及活絡藝術交易市場,並落實《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第30條規定,文化部會同財政部訂定「參展或拍賣之文物藝術品標本進口免繳納稅款保證金辦法」,可由納稅義務人以外且經認可的國內主辦單位或舉辦參展、拍賣的業者、團體向海關提供書面保證,免繳納稅款保證金放行。每年5月及11月為申請時間,有意者可以郵寄方式向文化部提出申請。

經文化部認可具有提供書面保證資格的單位,將核發認可函,認可期間為自核發日起一年。經認可的國內主辦單位或舉辦參展、拍賣的業者或團體,可擔任第三方擔保,向海關提供書面保證。

今(114)年第1次申請時間為5月1日至5月31日,以郵寄方式向文化部申請,以郵戳為憑。相關辦法、申請表、應檢附文件表、問答集QA,請上文化部網站(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310_138681.html)下載,亦歡迎電洽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周小姐02-8512-6541。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534

臺片《老狐狸》曼谷放映獲觀眾熱烈回響

 駐泰國代表處文化組與泰國知識管理園區TK Park合作舉辦「當代電影系列:使館電影節」,4月26日放映臺片《老狐狸》,邀請泰國觀眾欣賞,報名踴躍,座無虛席。《老狐狸》片中實力演員劉冠廷、陳慕義等與童星演員白潤音同場飆戲的精彩演技,讓全場觀眾深深著迷。

駐泰國代表處大使張俊福致詞表示,臺灣與泰國不僅經貿觀光的互動相當頻繁,在文化與軟實力的交流也越來越蓬勃,如明年泰國將擔任2026臺北書展的主題國。

TK Park企劃行銷組長Vipasai Niyamabha致詞表示,「當代電影系列」是TK Park相當受歡迎的文化活動,很高興這次能有臺灣電影的參與,也期待雙方未來更多合作。

電影《老狐狸》講述臺灣90年代社會追求致富的風氣,與對尋常百姓的生活影響,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造型設計獎、原創電影音樂、最佳男配角,並獲選代表臺灣角逐2025年美國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593

史博館鍾桂英特展開幕 璀璨色彩與時代交響 追尋臺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的足跡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今(28)日舉辦「玩色.巧師:臺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鍾桂英特展」開幕式,藝文界人士齊聚一堂,環繞在鍾桂英畫作的色彩世界中,共同感受她深厚的藝術造詣與無私奉獻,並向這位臺灣美術史上不可忽視的關鍵人物,也是臺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與藝術教育工作者致敬。

文化部長李遠、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洪世佑、藝術家鍾桂英、工業技術研究院總營運長余孝先、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長吳奕芳、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前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李乾朗等貴賓,一起見證這場饒富歷史意義的藝術盛會。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短期內他來到史博館3次,分別參與了「大家的歷史,歷史的大家」系列展覽,包含軍中畫家李奇茂、因牽扯四六事件被退學的畫家李再鈐,以及此次的客家女性畫家鍾桂英等3位「大家」,正好就代表臺灣100年以來的3種重要樣貌。

也是客家人的李遠說,今天是第一次見到鍾桂英,但是卻仿彿看到自己的母親、祖母,雖然鍾桂英客氣地一直道謝,還問說「我的畫是不是亂七八糟」,但其實鍾桂英本人及她的作品都讓他非常感動。號稱「浪漫溫柔野獸派」的鍾桂英作品最常使用的銘黃色、寶藍色、赭紅色,代表的是臺灣原生的黃裳鳳蝶、翠鳥、山羌豐沛生命力。94歲的鍾桂英非常優雅,破除了客家女性、老師「辛苦」、「刻板」的印象,她完整圓滿了照顧家庭、教學及藝術的夢想,更展現出代表客家女性的溫柔及強勁生命力。「是我該謝謝妳,在短暫的交會中,讓我的生命又再走一遍,想到自己浸淫在客家文化的成長歷程」。

藝術家鍾桂英說自己努力教書40年,對學生盡一切該做的,「我不是最傑出的老師,但我教出許多傑出的學生。」希望每個人對繪畫、色彩都產生興趣,使生命更加豐富。

史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鍾桂英(1931-)以她的畫筆紀錄臺灣社會與環境的變遷,她師承廖繼春,作品色彩鮮明、對比強烈,表現女性藝術家的柔韌與智慧,以及客家精神的堅毅,特別感謝鍾桂英有意捐贈展場中的大幅作品《入侵》給史博館入藏。展覽呼應今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主題「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項下3子題新科技、青年的力量與無形文化資產,運用工研院研發的「XR智慧顯示創新表達技術」與「藝術家特化GAI生成系統」,讓觀眾在科技智慧系統引導下,透過史博館展場裡的多媒體互動與珍貴經典原作,深入感受鍾桂英一生創作的精華。

工業技術研究院總營運長余孝先表示,科技快速的變化有時帶來「驚訝、驚喜與驚嚇」,科技一定將與文化藝術結合,提供從創作到展示的新道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校長陳志誠是鍾桂英的學生,鍾桂英以她獨特的線條、色彩、造型,建構了戰後的、女性的、時代的美感經驗。畢業於文化大學建築系的李乾朗教授則說,自己是鍾桂英現在最老的學生,他至今仍忘不了56年前每週在教室裡期待鍾桂英老師出現,認真穿梭在學生間指導作畫的優雅身影。

史博館說明,特展以「玩色」與「巧師」為主題,依鍾桂英創作時期分為3單元呈現她在不同年代的藝術軌跡。「青春逐光」單元呈現70年代的鍾桂英早期如何受到印象派與野獸派影響,自由奔放地運用色彩,展現她對於繪畫語彙的熱情探索。「恣意用情」單元可見到進入80年代的鍾桂英色彩語言更趨成熟,作品如《交響曲》以純粹色彩構築視覺旋律,展現「玩色」的極致魅力。「清歡有愛」單元體會到90年代之後,鍾桂英作品色調趨於沉穩,運用輪廓線與色彩交錯,傳遞藝術家邁入晚年對生命的體悟與寧靜恬適之美。

史博館表示,策劃「大家的歷史・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大家」不僅指向廣大觀眾,也象徵享譽藝壇的「大藝術家」。系列中選定鍾桂英作為重要前輩女性藝術家的代表,引領觀眾回溯她以畫筆記錄臺灣美術發展的歷程,不僅向鍾桂英的藝術成就致敬,且回顧臺灣戰後藝術發展的脈絡,展現了承先啟後的重要意義。更多資訊請參考國立歷史博物館官網(https://www.nmh.gov.tw)及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NMH/)。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236583

臺博館原創繪本《捉迷藏》進軍日本 榮登「繪本50」榜單

日本「繪本50」書單日前發布,國立臺灣博物館原創繪本《捉迷藏》榮登榜單,該書以優美的圖像和浪漫的敘事,引導讀者細膩觀察與反覆閱讀,不僅在臺灣備受好評,更成功走入日本圖書市場。

《捉迷藏》由臺博館與插畫家鄒駿昇共同合作,於2022年發行華語版及台語版《覕相揣》,極具巧思的排版及饒富深意的故事情節,甫出版就入圍2022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陸續拿下第19屆金蝶獎—臺灣出版設計大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並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拉加茲獎—精選百大好書等。繼2023年台語版榮獲德國白烏鴉獎後,2024年發行的日本版再獲國際肯定。

目前《捉迷藏》已發行華語版、台語版及日語版等版本,並以不同色調呈現設計巧思。每一版本的封面皆由作者鄒駿昇精心設計,以綠色為基調,變化出不同的色彩,四本並置一字排開呈現風格統一、層次分明的協調感。

鄒駿昇表示,日語版的封面選色讓他直接聯想到日本的抹茶色調,當然更重要的是希望這幾本書放在一起時能夠展現出整體的協調與連貫。他期待這個系列四本在一起能呈現臺灣山巒在光影變化下的色調,想像著將任兩本疊放在一起,無論是書架或是家裡的任何角落,都能創造出讓人感到療癒而自然的綠色調和美感。因此,封面選色並非追求某一種精準的顏色,而是捕捉一種自然界中難以界定、充滿變化的色系氛圍。他也提到,從一開始確定要推出兩種語言版本時,就決定不讓封面顏色完全相同,以此保有自然色調中微妙差異的美感。

臺博館表示,《捉迷藏》以跨越150年時空、兩位動物學研究者追尋臺灣雲豹的真實故事為主軸,透過臺灣雲豹的故事,喚起大眾對灣山林與自然生態的關注。日語版在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游珮芸引介下,透過太台本屋擔任代理,於2024年由日本工學圖書株式會社發行,並由日本直木獎得獎作家東山彰良擔任繪本翻譯。

「繪本50」為日本具指標性的繪本推薦書單,由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繪本委員會與兒童閱讀推廣委員會共同發布,每年從兩千多本新書中,經嚴格評選、分級等過程,精選出最兼具教育價值及藝術性的作品,為全國學校與公共圖書館選書參考的重點書目,不僅受到家長和老師重視,也深具影響力。

《捉迷藏》日語版「まぼろしの雲豹(ウンピョウ)をさがして: HIDE & SEEK」購書可洽Amazon.com購物網;華語版及台語版購書可洽五南文化廣場、國家書店松江門市、三民書局、南天書局。網路購書請洽博客來、國家網路書店、誠品線上、金石堂。

2025日本「繪本50」參考連結:https://www.j-sla.or.jp/recommend/ehon50/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594

西班牙「L.E.V.數位藝術節」劉辰岫《大地回音》 重新定義人與大地的關係

 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今年再度與西班牙知名「L.E.V.數位藝術節」合作,分別於5月在希洪市(Gijón)及9月在馬德里各辦理1場臺灣數位科技藝術作品展演活動,其中藝術家劉辰岫的互動機械動力裝置《大地回音》將自5月1日至4日在希洪市聖約翰浸信會教堂(Colegiata de Revillagigedo)率先登場,精采呈現臺灣科技藝術跨域創作。

駐西班牙代表處文化組長張祐瑄表示,此次展覽是繼2021年藝術家黃心健在「L.E.V.數位藝術節」的創始地希洪市辦理《記憶的門戶》VR作品個展之後,再次邀請臺灣藝術家於當地參展,藉由藝術家劉辰岫作品,帶領當地觀眾深入了解臺灣當代數位科技藝術創新突破,駐西組也將持續引介優質臺灣數位科技藝術家及作品於歐洲展出。

劉辰岫則表示,很榮幸受邀參加本屆L.E.V.藝術節,將《大地回音》帶到歐洲,希望透過作品「讓世界看見科學與藝術交融獨特魅力,展現臺灣在實驗性媒體藝術領域創作能量與想像力」。

《大地回音》是結合動力與聲音互動裝置作品,以模擬地震「彈簧盒塊」模型(Spring-Block Model)為創作基礎,透過即時動態偵測技術及音樂科技「微粒合成法」,將微小動態即時轉換成擬真的地震聲響,參觀者的參與和即時反饋,使其感官遊走於真實與虛擬自然狀態之間,隱喻人類與大地之間重新被定義關係。

今年9月下旬,駐西組與「L.E.V.數位藝術節」將邀請臺灣藝術家翁念慈與加拿大藝術家Myriam Bleau於馬德里屠宰場藝文特區(Matadero)演出2人合創作品《Second Self》,詳細展演資訊另擇期公布。

藝術家劉辰岫互動裝置作品《大地回音》展覽資訊:

地點:西班牙希洪市聖約翰浸信會教堂(Colegiata de Revillagigedo)

時間:5月1日至4日

網頁:https://levfestival.com/25-gijon/en/lev-gijon/ivan-chen-hsiu-liu-echoes-of-the-land-_tw/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610

李康生焦點影展於紐約Metrograph電影院登場

 在文化部支持下,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紐約Metrograph電影院合辦「穿梭時光:李康生焦點」影展,25日首映李康生主演新作《藍色太陽宮》,李康生親自出席映後座談並接受紐約媒體採訪,和影迷分享其心路歷程。影展將持續至5月1日,後續將放映《洞》、《幫幫我愛神》、《不散》、《愛情萬歲》等經典電影,以及行者系列與李康生執導短片系列,影迷可把握機會前往觀賞。

李康生分享表示,個人感覺當導演比當演員辛苦,因為同時要創作劇本、找資金、進行拍攝與後期製作,最後接受殘酷現實的票房考驗,加上後期推廣,整個過程大概要花3年。李康生說,過程當中雖然很辛苦,但也很享受,因爲可以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想法,期待能像李安導演一樣兼顧藝術與票房。

「穿梭時光:李康生焦點」除了首映《藍色太陽宮》,亦選映《河流》、《天邊一朵雲》等13部李康生參與或執導的經典作品。李康生身兼導演與演員雙重角色,曾入圍過14次柏林、坎城與威尼斯影展,是目前在國際3大影展中被提名最多次的華人演員。

個人編導部分,2003年執導首部電影《不見》,即入圍第4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2007年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幫幫我愛神》入選第64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2017年李康生以自身形象作為主題「始終如一,更是唯一」完成15分鐘短片《一念》,橫掃亞太區、坎城、韓國廣告片競賽,奪得全球廣告創意最高殿堂坎城國際創意節品牌娛樂類項目銅獅獎。

「穿梭時光:李康生焦點」放映場次請詳活動官網:https://metrograph.com/category/drifting-through-time-focus-on-lee-kang-sheng/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642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辦理藝術轉動社區 望安鄉將軍村居民、學童與藝術家共創生活美學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望安鄉公所攜手合作「藝術轉動社區計畫」,進駐藝術家郭俊成在進駐望安鄉將軍村期間,研究當地土壤、土質,以將軍土壤為素材與當地居民、學童共創,製作生活陶藝。今(4/30)日於將軍村活動中心舉辦分享會,在將軍國小學童活潑歌聲中揭開序幕。

陶藝家郭俊成進駐將軍澳嶼期間針對國中小、居民辦理3場工作坊,將軍國小學童分享參與工作坊的心得。「我們從一塊不起眼的泥土出發,透過化繁為簡、循序漸進的步驟,親手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陶藝作品,在捏陶塑形過程中,考驗著我的細心與創造力」、「郭俊成老師說:每件作品都有它的靈魂與故事。這句話讓我明白,陶藝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情感的抒發與內心的沉澱。即使自己的作品略顯粗糙,卻也因獨一無二,而顯得格外珍貴」。分享會現場將軍國小學童開心地展示海龜陶土作品並許願「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再玩陶土!」。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表示,今年「藝術轉動社區計畫」首場由陶藝家郭俊成進駐將軍村,感謝縣府文化局、望安鄉公所、將軍衛生所、將軍國小、將澳國中師生及居民對進駐藝術家的支持與多方協助,讓藝術家順利圓滿的完成計畫。期盼經由藝術進駐,深耕社區的生活美學。

將軍國小葉子超校長表示,將軍國小近年積極發展數位與雙語學伴計畫,引導孩子主動思考、樂於學習。藝術家郭俊成將陶藝體驗帶入校園,讓學童動手觸摸捏塑,感受陶土的質地與變化,並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有助於提升他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接納。

本次分享會與會人員有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陳泓易、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科長簡佑誠、望安鄉民代表會主席俞益興、將軍衛生所主任林家慶、將軍村村長陳郭梅鉛、望安鄉公所同仁、將澳國中校長夏德清及將軍國小校長葉子超與全校師生等人,場面熱絡。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671

臺灣藝術家首登芝加哥藝博會大放異彩

 在文化部支持下,臺灣錄像藝術家作品首登芝加哥藝術博覽會,為期4天的展會在27日圓滿閉幕。此次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芝加哥藝博會深化合作,不僅第3度支持臺灣策展人參加國際策展人交流計畫,更與鳳甲美術館合作設置臺灣錄像主題館,精彩表現備受矚目。策展人葉佳蓉表示,臺灣錄像藝術展出獲得不同年齡層、專家與非專家、藏家與非藏家一致的好評與肯定。

芝加哥藝博會為美國重要的當代藝術展會之一,2023年由斐列茲藝博會(Frieze Art Fair)收購,更添國際影響力。今年共有來自36個國家、93個城市、超過170家藝廊與機構參展,並同步舉辦策展人會議及館長高峰會,吸引超過200位專業人士參加,促進美術館與藝廊間的專業對話。

本次臺灣錄像主題館安排在芝加哥藝博會「特別計畫」(Special Projects)展出,設置一個獨立黑盒子空間,輪播6支影片,包括陳亮璇《呼吸》、陳瀅如《在對錯之外,有一座花園,我會在那與妳相遇》、許家維《武士與鹿》、劉玗及吳思嶔《Ladies》、吳其育《薄膜史:無主數據》、張徐展《熱帶複眼》。此外,紐文中心主任張惠君、策展人鳳甲美術館館長葉佳蓉偕同藝術家陳亮璇、吳思嶔,赴芝加哥現地布展並在展場與觀眾交流互動。

現場觀眾對於臺灣主題館影片內容反應非常熱烈,一位在地民眾表示曾在澳洲看過張徐展的影片就很欣賞,沒想到能再次遇見;來自甘比亞的藝術家則分享,臺灣藝術家對殖民、剝削、帝國等議題討論深刻,發覺和臺灣有共同的語言。還有許多旅居芝加哥的臺灣藝術家及留學生亦齊聚臺灣主題館,對於臺灣藝術在芝加哥曝光特別興奮和感動。駐芝加哥辦事處處長類延峰亦前來參觀,並邀請多國總領事參與。

除引起熱烈迴響的臺灣錄像主題館,芝加哥藝博會的國際策展人交流計畫亦是策展人的盛事,臺灣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莊偉慈及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代表參加,與來自10國18位國際同儕及全美各地策展人齊聚一堂。今年以「蓋教堂」(Building a Cathedral)為主題,探討文化機構如何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以宏觀視角推動永續發展。

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表示,芝加哥是美國第3大城市,芝加哥藝博會是深入美國各地重要藝文機構的跳板,這次和藝博會主辦單位合作主題館計畫,已被列為國際策展人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不僅加深策展人間網絡連結,也拉近芝加哥與世界的距離。臺灣藝術家及策展人提出的作品和新觀點,正逐步為臺灣的國際藝術版圖拓展更多可能性和能見度。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676

2025「舞躍大地」徵件開跑 激盪臺灣編創能量 引領文化走向國際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2025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5月1日(星期四)起至6月27日(星期五)下午5時止開放網路報名。本屆活動延續一貫開放精神,不設年齡、國籍與舞蹈類型限制,廣邀國內外編創好手組成3至20人之隊伍,創作10分鐘以內之舞台演出型原創作品,共同角逐15項大獎、總獎金新臺幣112萬元。期望透過自由奔放的創意展演,彰顯臺灣強韌多元的舞蹈創作力,讓深植在地的文化能量向下扎根、向上開展,邁向國際舞台。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至今已邁入第26屆,見證無數新秀崛起與創作能量的迸發。「舞躍大地」不僅是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推動表演藝術產業的重要平台,更是鼓勵創作者拓展國際視野,提升臺灣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推手。

2025年一整年的賽程規劃包含:徵件、初選、決選暨頒獎典禮及得獎作品演出等重要環節。參賽作品將於6月27日(星期五)下午5時截止線上收件,決選將於10月4日(星期六)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隆重登場,當天晚上舉行頒獎典禮,揭曉各大獎項,包括金牌獎1名、銀牌獎1名、銅牌獎1名、優選5名、佳作7名。金、銀、銅牌及優選作品將另於11月1日(星期六)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重磅演出,持續放送臺灣舞蹈創意的絢爛光芒。

為拓展藝術欣賞人口、推動文化生活普及,「決選暨頒獎典禮」及「得獎作品演出」將開放索票,邀請大眾走進劇場、親身感受舞蹈藝術的魅力。相關活動訊息請密切關注「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官方網站(http://creativedance.culture.tw)及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tedccroc),亦可致電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03-5263176 分機207徐小姐,或慧鈤文化有限公司 02-2308-3398 葉小姐洽詢。

詳情: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36730

聯網電視與數位音訊:2025 品牌成長雙引擎

 隨著消費者將更多時間投入影音與音訊,聯網電視和數位音訊成為2025年品牌行銷成長引擎。The Trade Desk 報告指出,台灣消費者有56%的數位使用在開放網路中,而不是封閉網路(如Fb、LINE等)。台灣寬頻用戶中逾九成安裝聯網電視,六成以上用於觀看串流影音,其中52%為25-44歲的Y世代,為品牌帶來行銷機會。而串流音訊快速成長,台灣有八成使用音樂串流,23%每日聆聽超過兩小時。消費行為變化,加上聯網電視與數位音訊的多重優勢,使其成為行銷重點。

    台灣消費者選擇媒體時重視內容品質、多樣性與可信度。聯網電視與數位音訊可提供品牌安全環境,有效提升品牌好感,尤其在部分平台取消第三方查核的情況下更具價值。品牌可透過開放網路的全通路策略提升廣告成效。整合多平台資源進行投放,成功提升知名度與好感度。三通路重疊觸及者造訪率增423%、意願增140%,凸顯全通路策略的行銷成效。2024年是價值重估的起點,2025年聯網電視與數位音訊將成品牌成長的關鍵驅動力,成為行銷策略的重要一環。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381

 Collaborate Taiwan 2025協作機器人國際盛會 首度移師台灣

 Universal Robots (UR,優傲科技)宣布今年Collaborate協作機器人盛會將於 2025 年 5 月 8 日首度移師台灣,在新竹喜來登盛大登場!國際盛會足跡遍及美洲、歐洲與亞洲多國,今年首度於台灣舉辦,不僅將亮相最新產品 AI Accelerator (AI加速器),並且將匯聚 TÜV SÜD、梅卡曼德機器人、Robotiq 等海內外產業專家與與 UR+ 生態系夥伴,共同揭示協作自動化的最新突破與實務經驗。

與會者亦近距離體驗超過 20 組協作機器人實機應用展示,聚焦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金屬加工、醫療製藥等重點產業應用場景,全面激發創新思維,邁向智慧製造新紀元。

協作機器人助力轉型浪潮,打造高彈性自動化競爭力

當全球製造業者面臨日益高漲勞動力短缺挑戰時,Universal Robots 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解方:協作型機器人,具備易於部署、靈活調整與擴充的特性。UR 機械手臂以直覺式的 PolyScope 平台為基礎,協助企業在無需複雜程式設計或長時間整合的情況下,保持高生產力與競爭力。這項策略的核心在於 UR+ ——全球最大的協作型機器人認證解決方案生態系統。UR+ 提供超過 500 項即插即用的原件與解決方案,讓製造業者能更快速且有信心地打造專屬自動化解決方案,確保相容性與穩定性。

在如台灣等高速成長市場,靈活性尤為關鍵。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將台灣列為全球前 15 大機器人應用國之一。Universal Robots 很榮幸能協助台灣的產業加速數位轉型,助力企業突破缺工瓶頸、邁向智能升級。

AI Accelerator、UR Care 支援計畫台灣正式亮相

面對 AI 與機器人技術融合的未來趨勢,UR 將於本次活動亮相新品 AI Accelerator(AI 加速器),搭載 NVIDIA Jetson Orin 嵌入式運算模組,並與全新 PolyScope X 軟體平台深度整合,提供開發者更強大的運算效能與系統整合能力,讓開發更快速、智慧應用更容易實現,並顯著縮短開發與上市時間。

此外,全新推出的「UR Care」支援計畫亦將成為活動亮點之一,透過預防性維護與完整支援機制,協助企業延長機器人使用壽命、降低非預期停機風險,確保自動化投資效益最大化。

跨界專家齊聚、超過 20 組實機展示,引領應用新視野

Collaborate Taiwan 2025 協作機器人國際盛會預計邀集超過 20 位國內外產業專家,分享協作型機器人技術趨勢、導入策略與實戰經驗。現場更展出 超過 20 組協作機器人實機應用,讓您近距離體驗最新的協作機器人應用,激發創新的自動化思維。除了優傲科技自身的前沿技術,本次活動亦集結多家 UR+ 生態系重要夥伴,共同展示跨領域的尖端解決方案,包含:

  • TÜV SÜD :將帶來「自適應安全系統 (AS3)」,結合 AI 驅動的即時風險評估與情境感知分析,全面提升動態協作場景中的安全性與運營韌性。
  • 梅卡曼德機器人:將展示「3D 視覺 & AI 檢測解決方案」,透過可達 0.2-0.5mm高精度的 3D 定位與 AI 視覺技術,解決亂序來料的精準抓取與二次定位難題。
  • Robotiq Inc. :將呈現「智能堆棧解決方案 (PE20)」提升堆棧效率,不僅能處理高達 25kg 的負載,更兼顧人體工學設計,降低勞動強度與工傷風險,協助工廠打造更安全、高效的自動化生產線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384

世新公廣畢展《待|速》顛覆品牌行銷想像

從味王到三星,世新公廣畢展《待|速》顛覆品牌行銷想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於2025年4月25日至2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舉辦第31屆畢業展覽《待|速》。本屆畢展以「慢」與「快」為核心主題,探討數位時代下人們對生活節奏的選擇與品牌行銷策略的變革。本屆公廣系學生以策略與創意實踐這項課題,攜手16家品牌打造客製化整合行銷專案,並獨立策劃創意展間,吸引超過千人到場觀展。

本次合作品牌橫跨食品、科技、生活風格等產業,包括:味王泡麵、三星智慧平板、鮮乳坊、伊絲婷洗髮精、VERO香氛、一塊小宇宙即溶咖啡、酷覓星糙米捲、Himalaya有聲書、麗華西點、堯平布朗尼、晚安奈特寢具、Once More菓萊工作室、李鐵柱老火鍋、莫恩先生布丁、SYBARIS墨鏡及韓式拍貼機品牌 SerendiPIC等。(16組小組各組亮點詳見附件二)

本屆畢展的16組畢製團隊的成果可謂琳瑯滿目、各具巧思,同時也與主題「待」及「速」相互呼應。充分運用「待」主題的Dipper炘辰團隊和VERO香氛品牌的合作中,設計「為自己調一瓶香」的體驗活動,讓參與者在快節奏生活中透過香氛味道釋放壓力,於緊繃的狀態中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步調。

相對地,採取「速」為策略核心的行銷團隊,則展現出「節奏明快的內容行銷」。大腦總部團隊攜手堯平布朗尼品牌,推出融合大學生日常與八點檔戲劇風格的高反差張力之大學世家系列短影音,短期內即在社群平台累積百萬以上觸及的短影音內容;而與三星旗下Galaxy Tab S10系列旗艦平板合作的拾光整合行銷團隊,團隊延伸對數位產品與AI功能在日常快速應用中的觀察,著重推廣產品結合當今趨勢功能的便利性,充分展現行銷與時下話題扣合的重要性。

        校長陳清河於今(26)日開幕致詞時表示,從籌備到展出的每一個細節,都能感受到學生們由心而起的努力與成長,主動承擔、熱情接待,展現出屬於這個世代最真摯的能量。作為校長,他認為自己也始終在學習,與學生們一同前行、共同進步。世新公廣第31屆畢業展,不僅象徵著一個嶄新的起點,也是「三十而立」之後邁向未來的第一步。 

系主任徐暄淯也提及,常言道「十年磨一劍」,而公廣系是「四年磨一劍」,感謝每一位老師的指導及16組品牌業主支持學生,讓學生們得以從初步構想到具體落實,最終完成兼具策略與創意的完整作品。此次畢展不僅是學習成果的發表,更是業界人才培養的搖籃,希望每位學生能在未來職涯中持續發光發熱。

本次畢展的16組畢製團隊所展出的展間各有亮點。與味王泡麵品牌合作的鬼點子俱樂部透過「時光隧道」為展間理念,打造每個人心中最懷念的味道與景象,現場甚至可以親自體驗童年回憶「打彈珠」,以互動遊戲創造出專屬於每個人心中的「那一味」,小組利用展間設計與品牌的經典形象扣合,喚起觀展者與品牌的情感連結。而與晚安奈特寢具品牌合作的商腦筋整合行銷團隊,則以現代人普遍睡眠品質不佳作為出發點,設計「紓壓墊力公司」,於展間內帶領觀展者親自找到最合適的寢具,透過沉浸式體驗,將日常壓力轉化為「躺平充電」的行銷創意。不僅將現代人的睡眠問題作為展間主軸,也以富有創意的形式將品牌介紹給觀展者,扣合常人痛點的同時深化品牌好感度與印象。其他同樣兼具創意巧思與多元行銷方式呈現的小組展間,歡迎民眾前來松菸親自觀賞。

本次邀請到許多業界重量級人物出席畢展開幕記者會,包括台灣智威執行長鄧博文、TAAA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鄭資益、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理事長陳琦琦、MAA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理事長盧人瑞等嘉賓,皆到場見證世新公廣學子們的精彩展覽。(貴賓名單詳見附件三)

本屆畢展不僅展現學生將課堂知識轉化為行銷實戰的能力,更體現他們對數位時代中「待(慢)」與「速(快)」之深刻思辨與創意實踐。透過多組學生團隊的策展精彩呈現品牌與行銷在不同節奏中的多樣樣貌。未來,公廣系將持續將理論與實戰融合,幫助學生在快速變遷的市場環境中迅速應對趨勢變化,展現學以致用的卓越實力。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385

Meta宣布 開始在台灣與全球逐步推出Threads廣告

Meta最新推出的公開對話社群Threads每月活躍人數超過3.2億人,成長快速,且其中四分之三的人至少會追蹤一個商家。Meta宣布,開始陸續在台灣與全球逐步推出Threads廣告,提供品牌安全和適用性解決方案與廣告顯示位置篩選工具。無論是使用「高效速成+」或手動設定的一般行銷活動,都將預設啟用Threads 廣告,廣告主也可透過手動設定選擇關閉。

Meta指出,根據發現,個人化的內容是大家在Threads社群體驗的一部分,包含探索更多品牌與商家的內容,而廣告在個人化體驗中扮演關鍵角色。為了幫助大家挖掘感興趣的內容及連結喜愛的品牌,Meta 在台灣與全球陸續推出 Threads 廣告,並可在廣告顯示位置篩選工具中調整設定。在廣告管理員上,所有「高效速成+」或手動設定的行銷活動,Threads動態消息的全新版位將預設為開啟狀態,廣告主亦可自行調整選擇不在Threads投放廣告內容。

Threads廣告將陸續在台灣與全球等地向不同的廣告主推出,並將持續擴大適用範圍。即日起台灣的廣告主將可陸續開始運用Threads廣告,藉由擴大接觸持續成長的Threads社群,協助行銷活動發揮更大效益。廣告主只需在Meta 廣告管理員中勾選選項,即可將現有的Meta廣告行銷活動擴展至 Threads,無須客製化廣告素材或動用更多資源。這將協助商家在Meta旗下所有平台接觸到更多受眾,並提升廣告成效。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386

淘寶在台撒廣告不符盈利項目 最嚴重恐撤資

2024 年雙 11 期間,台北捷運充斥各種淘寶平面廣告,包含車站廣告牆面及捷運車廂,引發正反兩面的熱議及關注。對此,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 16 日邀請財政部經濟部等部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台灣面對中資投資企業,必須嚴陣以待。

中國淘寶於 2018 年經台灣主管機關核准,成立在台合法中資公司「香港商淘寶國際產業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其營利項目包含「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與「廣告傳單分送業」。然而,在台北捷運刊登平面廣告,並不符合該公司登記營業項目,經濟部認定已超出「廣告傳單分送業」的範圍,裁罰淘寶新台幣 120 萬元,所涉廣告已於 2024 年 11 月 16 日下架。

美國對中國課以重稅,為超前部署,避免中國透過台灣洗產地和中資滲透,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賴惠員質詢有關淘寶在台灣營運的問題,包含假使業者未改正,經濟部後續相關措施等。列席備詢的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若業者未在期限之內改正,必要時,可依法廢止投資許可,並要求業者撤資。

若淘寶要在台灣刊登平面廣告等,必須先申請增加營業項目,且需符合中資可投資項目並通過審查。面對淘寶中資企業或其他中國電商平台,除了營業項目不符之外,還有低價傾銷、個資外流等問題,政府皆應加強管理。

詳情: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