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週新聞集錦

1.   國美館首位駐館藝術家勒佩提成果發表 「國際駐館甄選計畫」2025年正式啟動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11月17日舉辦首位駐館藝術家奧雷利安‧勒佩提(Aurélien Lepetit)的「藝術進駐成果發表暨座談會」,並正式宣布將於2025年啟動「國際駐館甄選計畫」。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勒佩提在駐館期間的創作成果,也宣告國美館的駐館計畫將開啟新的篇章。

為促進國際交流並深化典藏研究,國美館今年與法國在台協會「福爾摩沙藝術進駐計畫」(VILLA FORMOSE)及國立中興大學合作,迎來首位駐館藝術家勒佩提。駐館期間,勒佩提深入參訪了多個臺灣的文化與藝術機構,包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尤瑪‧達陸野桐工坊/泰雅染織文化園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台積創新館、鴻梅國際藝術村等,探索臺灣在纖維藝術及創新領域的發展,並將這些體驗與靈感融入其藝術創作。

在發表會中,勒佩提呈現他在駐館期間對國美館典藏的研究,並結合臺灣當地的織品研究與實驗,透過「視覺圖集」的形式展示其階段性成果。他的創作探索了酷兒文化、女性主義等,並將這些概念與量子物理、電腦運算、數學圖像、情感數據等新興技術相結合。他挑選了國美館的四件典藏品,包括黃文英的〈心靈圖譜之一〉、柳秋色的〈幻象1(伊卡染織品)〉、黃致陽的〈千零隱—游聚NO.1〉、李杉峰的〈只要電不要核(一)〉,以織品、當代藝術及新技術交織的視角重新詮釋。此外,他也現場展示在整個創作過程中的材料與色彩研究,以及他使用曾祖母留下的羊毛線、天然染料及中藥材所製作的刺繡作品,與觀眾分享他對材料、色彩和創作的探索。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策展人/藝術家吳尚霖與勒佩提進行對談,兩位藝術家從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創作經歷出發,探討跨領域創作的可能性與挑戰。這場對話讓與會的觀眾深入了解勒佩提的創作過程、對臺灣的觀察與靈感來源。勒佩提表示,他將創作一件大型的手工編織作品,來回應這次在國美館駐館的經歷。

國美館長陳貺怡表示,這次與法國在台協會的合作是國美館駐館計畫的起點,也是臺灣首次設立美術館駐館藝術家計畫。明年,除了繼續與法國在台協會合作「福爾摩沙藝術進駐計畫」(VILLA FORMOSE),國美館也將正式啟動自身的「國際駐館甄選計畫」,邀請國際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及藝術史學者來館進行臺灣美術史研究,並在結束後發表相關的著作、策展或創作。

陳貺怡強調,「臺灣藝術史不應只由本國人來書寫,要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還應該邀請來自其他國家的研究者共同參與,讓臺灣藝術進入全球藝術發展的脈絡中。」國美館擁有超過2萬件的豐富館藏,希望透過駐館計畫,讓世界看到、了解並喜愛臺灣的藝術,進一步提升臺灣在全球文化中的能見度。

此次發表會為駐館計畫的開端,國美館誠邀各界關注並參與即將於明年啟動的「國際駐館甄選計畫」,共同推動全球對臺灣藝術的理解,並擴大臺灣藝術在國際間的影響力。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7282

 

2.   臺文館「臺灣文學主題展」前進美國  作家陳栢青加州大學三分校開講

國立臺灣文學館11月13日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舉辦「航向世界──臺灣文學主題展」暨臺灣文學中英譯書展開幕儀式,洛杉磯臺灣書院簡德源主任、亞洲太平洋中心代理主任郭安瑞(Andrea Goldman)教授、亞洲語言文化系副主任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及訪問學者暨兼任助理教授高幼蘋皆出席參與,也吸引許多當地觀眾參加。這是今年繼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澳洲墨爾本大學後,臺文館再次與各國頂尖大學合作展現臺灣文學的豐碩成果。

臺文館長陳瑩芳表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均有臺灣研究中心,與臺灣學術界互動密切,能與兩校中心主任廖炳惠教授及姜學豪教授合作,是難能可貴的機緣,感謝洛杉磯臺灣書院的協助,在洛杉磯分校(UCLA)展出近年臺灣文學中英譯作品及「航向世界──臺灣文學主題展」,以性別、飲食書寫、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等不同主題展現臺灣文學的豐富面貌。

配合這次展覽,甫獲「2024第四屆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的作家陳栢青也應臺文館之邀,於11月11至15日分別前往加州大學三個分校進行四場講座,與當地師生及聽眾互動熱烈。

11月11日於聖地牙哥分校主講「從臺灣鬼到臺灣魂」,分享他對近年臺灣鬼片的特色觀察,總結臺灣鬼片的公式,以及故事背後的當代生活焦慮,和臺灣鬼體現出的臺灣性。13日至14日前往洛杉磯分校,13日以「我如何受臺灣電影啟發並運用於寫作中」為題,從臺灣電影《藍色大門》、《女朋友男朋友》、《誰先愛上他的》、《親愛的房客》說起,暢談臺灣電影所帶給他的養分及靈感。陳栢青演講後與高幼蘋兼任助理教授對談,除了更深入探討臺灣電影中的時間脈絡與歷史背景外,亦談論到美國柯林頓總統的政策如何影響臺灣的兵役問題等等,進而跟聽眾分享他的當兵及個人成長經驗。由於部分聽眾是高老師華語電影與華人文化課的學生,陳栢青所談論的內容與課程內容有所呼應,因此聽眾發問踴躍且涉及方向甚廣,歡笑與驚呼聲不斷。

14日則與華語電影與文學的專家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對談「我的寫作生涯」,陳栢青談到身為解嚴後的作家群與上一代作家的差異,白先勇、林懷民、陳雪、紀大偉等作家所帶給他的靈感及養分,也分享最新小說集《髒東西》的創作心路歷程,最後論及對今年臺灣文壇的觀察。

15日在聖塔芭芭拉分校的酷兒論壇中主講「臺灣同志文學時區校準」,論及同志文學中主人翁心理上的時間感。陳栢青由白先勇《臺北人》開篇首句話「尹雪豔總也不老」開場,說到早年臺灣同志文學的主人翁年紀總不老,因為還沒有老就因為愛滋、自殺、他殺而去世。而隨著同志散文的大量出現,其日常性分散了本來以小說作為同志文學主幹所散發的致命悲劇和戲劇化過程。

巡迴演講結束後,陳栢青談到,「我本來以為自己是為了介紹臺灣而去,但其實在與聽眾交流的過程中發現,這趟旅程是對自己認知的一次重新挑戰和重組」,他提及「關於臺灣的電影和文學發展,很多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只要有一點點的差別,就會截然不同。例如民主的進程不一樣,社會發展的脈絡不同,就不會是現在這樣,我也就不可能站在這裡談論同志可以婚姻,以及臺灣的同志如何改變時間感,甚至去談作為少數族群,如何無傷而且勇敢的長大。正是透過這次訪問,透過意見的交換,才讓我重新發現,現在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多不容易。那構成我們有多獨特。」陳栢青也指出,臺文館舉辦「航向世界──臺灣文學主題展」,把臺灣帶向世界,但真正的收穫是,當從世界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什麼。那正是這次各方協助下,特展豐盛的收穫。

臺灣文學中英譯書展作品《尋琴記》、《鬼地方》、《傀儡花》、《單車失竊記》、《巨流河》、《鱷魚手記》、《複眼人》、《玉山魂》、《獵人學校》等30本書,將在明年4月於聖地牙哥分校(UCSD)Geisel圖書館展出一個月,並於展出結束後致贈聖地牙哥分校臺灣研究中心典藏。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7663

3.   國美館 「U-108 SPACE × 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 跨國科技舞蹈共製合作展演11月23日起熱鬧登場

國立臺灣美術館「U-108 SPACE」11月底將帶來首次跨國際、跨機構的共製合作新嘗試,呈現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澳洲編舞研究發展中心「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合作的全新獨家共製展演作品〈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BODY-DATA-LOOP)〉,運用國美館U-108 SPACE沉浸式空間特性,齊聚臺澳藝術家共同發想創作,結合科技、舞蹈編創,於11月23日開幕當天及24日帶來兩場現場表演,並自11月26日起至12月22日在國美館展出。

今(23)日開幕式由國美館長陳貺怡主持,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澳洲關鍵路徑策展人麥特.科內爾(Matt Cornell)、參與藝術家李明潔、田子平、羅斯琳.奧蘭多(Roslyn Orlando)、納希姆.帕特爾(Nasim Patel)等人皆出席,四位藝術家並帶來精采的演出。

國美館長陳貺怡表示,這次的作品是藝術與科技的交融,除了是臺灣與澳洲跨國際、跨文化合作創作的成果,同時也是國美館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跨機構合作新嘗試。感謝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澳洲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以及文化部駐雪梨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的大力支持,謝謝藝術家運用他們的專業發展出獨特的共製作品,藉由大家合作與共同努力,完成這次的共製成果。也期待藉由這次的跨國交流,能開啟更多未來合作的發展機會。

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表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自成立以來,一直關注當代藝術與科技媒體的發展。C-LAB作為一個創新平台,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協力合作,攜手為未來的跨域創作開創更多可能性。

策展人麥特.科內爾指出,〈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BODY-DATA-LOOP)〉這件作品運用了舞蹈編排、音樂、口述文本與光影表演等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並將其巧妙結合「U-108 SPACE」這樣的高科技場域,創造出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視覺與感官體驗。為了幫助觀眾更深入理解這件作品,策展人分享了與作品有關的連結。首先,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提供了關於現實與感知的深刻反思。在展演中,觀眾如同進入柏拉圖所描述的洞穴,面對光與影的交錯,感知到的或許是一棵樹的幻象,但其實只是光影的投射。這種藝術裝置是否增添了抽象的層次,讓觀眾從直接的經驗中抽離,還是反映了我們所渴望的新的感知方式,成為值得深思的問題。其次,他提到了英國作家E.M. Forster於1909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機器停止》。這部作品警示人類在數位化日益加劇的現代社會中,可能忽略了「人類的身體才是人類經驗的尺度」。策展人最後強調,這件作品是在為新的藝術形式建立新的典範,這樣的表演形式未來不再被視為「跨域」的作品,而將有屬於自己的藝術類別,而我們今天的創作方式就是在未來鋪路。

「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BODY-DATA- LOOP)」結合沉浸式投影與影像裝置,融合了科技應用與舞蹈編創,將身體與數據具象化得以被觀看,作品挑戰利用科技將時間的切片堆疊成360度空間,在U-108 SPACE的特殊沉浸式場域當中,將身體轉化為數據點,藝術家試圖展現「身體-數據-身體-數據-身體-數據」的迴圈,將人體行為輸入至影像裝置中,現場演出又在裝置中倒映出影子,成為一種離奇動作邏輯的殘留,呈現結合身體動作的跨領域編舞創作,展覽期間也將以錄像裝置呈現藝術家交流過程的影像紀錄,讓觀眾可以更加了解本次共製作品的創作過程。

本次共製合作源自於「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這是一項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澳洲關鍵路徑和文化部駐雪梨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合作的三年計畫。計畫期間,臺澳藝術家進行了國外互訪與駐村交流,並逐步發展作品概念。國美館以概念實踐/展覽製作的角色加入,並共同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澳洲關鍵路徑合作本次發展的共製作品,與藝術家們透過國美館特殊性的展演場域特性和概念成形的互相探索。經由多次場勘,體驗場域內的身體感與聲音表現,嘗試運用數位與文化材料,包括語言與舞蹈、電信傳輸與投影、吟唱與集體共融等途徑,消除彼此之間的界限,呈現本次獨特的沉浸式的跨域作品。

本次作品於11月23日及24日舉行兩場現場演出,不僅展示了舞蹈與科技的創新融合,還將呈現藝術家們的創作過程,讓觀眾可以進一步了解此次共製作品背後的想法與實踐。此外,國美館特別辦理了2場工作坊,希望藉此跨國共製計畫的交流分享,進行創作人才培育。此次演出將拍攝360全景影像紀錄,未來作品可能會以不同形式在國際展出,並期待後續其他可能的合作。

國美館誠摰邀請各界觀眾,親自前來觀賞這件獨特的跨國製作作品,民眾可以從中看見科技技術應用如何為傳統編舞實踐增添新的維度,開啟跨領域舞蹈作品新的可能性。相關展覽與演出訊息,請持續關注國美館官網與臉書粉絲專頁。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7903

4.   2024泰國臺灣形象展開幕 文化展位多元呈現臺灣之美

「2024泰國臺灣形象展」今(21)日於泰國曼谷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QSNCC)盛大開幕,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文化內容策進院共同參展,展出故宮《百駿圖》AR擴增實境、臺灣植物染色工藝與臺灣原創圖文角色等,從經典到潮流、由傳統手工到最新科技,帶給泰國觀眾多元面向的臺灣之美,成功吸引許多觀眾參觀體驗。

本屆「2024泰國臺灣形象展」集合眾多臺灣企業來泰參展,展現臺灣經濟、科技、醫療衛生、旅遊與文化等強項,在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的策畫邀集下,國立故宮博物院帶來名作郎世寧《百駿圖》的AR擴增實境裝置,透過科技讓《百駿圖》裡的駿馬栩栩如生,許多觀眾玩得意興盎然。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選派植物染工藝家王昭華代表參展,王昭華出身工藝中心人才培訓班,投入天然染創作與教學多年,展出作品結合現代感的設計元素與臺灣傳統工藝之美,也在現場親自帶領當地民眾體驗天然染的樂趣,增進泰國對於臺灣文化的認識,並拓展臺灣工藝產業的新南向發展。

此外,文化內容策進院展出來自臺灣圖文創作者的可愛角色,像是擄獲人心的FUMEANCATS(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冷知識代表Incrediville (怪奇事物所所長)等,透過多組人氣角色IP展出與設定介紹,不少泰國觀眾大呼可愛,當場下載許多組角色Line貼圖,並與玩偶合照,被來自臺灣的療癒系作品攻佔手機與心房。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7394

5.   韓國2024工藝潮流展.臺灣館 「工藝七十.新的開始」 NTCRI 2024 – 70th Anniversary and a New Beginning

韓國「工藝潮流展」(Craft Trend Fair)為韓國最大規模與最具代表性之國際工藝展會,自2006年舉辦以來已邁入第19屆,展會宗旨主要為推動工藝文化發展、扶植工藝創作者並引領工藝潮流永續發展,韓國「工藝潮流展」每年吸引超過200家國內外工藝師、工作室、設計師、專業買家及銷售商等參與,展會期間將精準提供全球當代工藝趨勢,為現今亞洲地區最重要的國際工藝交流平台之一。今(2024)年6月,韓國「工藝潮流展」主辦單位「韓國工藝與設計基金會」(Korea Craft & Design Foundation,以下簡稱KCDF)邀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參與「2024工藝潮流展」,藉以推動工藝設計文化交流並建立對等及長期之交流合作關係。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本次將以臺灣館形式參與「2024工藝潮流展」,並將臺灣工藝界的領航者工藝中心作為主題衍伸,展示其自創立七十年來迄今累積的豐碩成果與深厚經驗,包含推動工藝基礎環境與育成基地優化,以及各項臺灣工藝相關業務推動成果,如臺灣工藝知識體系建立、推動工藝研創與技轉、扶植地方工藝發展、工藝人才培育與美學教育推廣、工藝檢測修復、工藝行銷市場開拓與產業輔導平台、與推動國際交流等成果。展會期間將邀請臺灣在地藺編工藝家鄭梅玉、陶藝家林松本、蓪草工藝家陳建華及竹藝家池明政等人於展會現場進行工藝示範表演,與民眾面對面直接對話交流,傳遞感動,除展現工藝師的精湛技藝,更可窺見臺灣本土工藝媒材的豐富多元與特殊性。

本次參展作為工藝中心創立七十周年的亮點活動之一,將呼應工藝中心年初啟動的「工藝遶境」計畫,自首境南投開跑後依序巡遊至臺北、彰化、臺東、臺南及新竹等六地為概念,把遶境全臺灣的觸角延伸至國際舞台,藉此向全球工藝愛好者宣告工藝中心為世界與臺灣工藝對接的重要平台並遞出臺灣工藝的名片,期盼從工藝放眼世界,看見臺灣更多元的文化內容。

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7639

6.   跨部會公私協力推動環境永續 內政部:打造福爾摩沙北回歸線軸帶為國際新名片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今(22)日舉辦「臺灣‧北回歸線之巔/福爾摩沙永續軸帶推動建構論壇」,由內政次長董建宏主持,副總統蕭美琴也蒞臨會場。董建宏表示,位於北回歸線上的臺灣坐擁豐沛的山海地貌與文化生態,內政部結合中央跨部會、地方政府、企業ESG、NGO團體等資源,共同建構北回歸線永續發展軸帶,未來將接軌國際與23.5°N的其他國家、地區建立溝通與合作管道,透過辦理國際宣傳、參與國際展覽與露出,讓世界各國得以認識臺灣的自然人文之美。另也感謝30家企業及30家民間團體支持全球「30 x 30」生物多樣性目標,響應這次論壇活動,期盼未來更多企業及團體能與政府攜手,建構福爾摩沙北回歸線示範軸帶,為臺灣國土保育系統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董建宏指出,北回歸線經過全球22個國家,大部分為沙漠或草原氣候,唯有北回歸線上的臺灣,擁有豐富的多元樣貌自然景觀,可說是生物多樣性寶庫,因此行政院透過跨部會協力,整合產官學資源,發展「臺灣ESG永續發展國家隊」,透過公私夥伴合作等實踐方法,努力打造獨特的歷史場域再現、保存族群文化,共推深度文化旅遊,不僅賦予北回歸線兼具文化路徑、生物保育、地質地景等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功能,也透過提供觀光遊憩功能的跨區域景點,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到訪,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與競爭力,也讓國人更便利、舒適的親近自然與人文地景。

董建宏提到,北回歸線永續發展軸帶,將以中央山脈為重要生態保育廊道,連結海岸和濕地生態,並配合向山、向海致敬政策,以教育、責任政策為優先,與周邊部落共同合作落實環境教育,將臺灣最核心的高山、海洋海岸、媽祖、王爺信仰溯源等人文資產文化、濕地與淺山的生態、地景及文化資源加倍效益整合,橫向聯繫相關部會計畫,並以2027年推動「北回歸線年」為方針,全面性思考資源發展及推廣發展,推動環境永續發展。

內政部表示,論壇中各場次闡述推動建構北回歸線永續軸帶「資源保育與環境管理、多元文化與人文美學、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全民教育與環境學習、身心韌性與健康促進」五大主軸內涵,透過各部會與跨域學者解析目前執行中及未來可推動的工作項目,作為研擬國家中長程計畫的執行方式與後續可行的參與方案,以凝聚北回歸線永續軸帶推動方向的共識,公私協力共同打造一張「福爾摩沙北回歸線」的國際名片。

內政部指出,論壇尾聲,將在國家公園署代理署長陳貞蓉與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下,啟動跨部會推動宣言儀式,展現部會攜手合作響應環境永續的決心,未來也研議籌組跨部會專案推動平臺,透過產、官、學、研界專業領域的代表集思廣益激盪創意,創造更多公私部門合作的機會及資源,為臺灣的環境教育貢獻力量,期盼日後吸引更多人投入永續環境管理事務,進而促進生態與產業共好雙贏的局面,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永續利用樹立典範。

網址: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323299

7.    全球第四大電商市場韓國的電商競爭格局

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和Temu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軍團,正在改寫與重塑全球第四大電商市場韓國的電商競爭格局。

「我們都知道韓國是一個嗜好咖啡的國度,戲稱『韓國人血液裡流淌著冰美式’,而對咖啡發燒友們來說,中國跨境電商讓韓國咖啡機的價格少了一個零;另外很多韓國騎行愛好者,在購買自行車零件時,原廠品牌的零件要么進口量少買不到貨,要么價格昂貴,在中國網購App上買,讓配件價格直接比原廠少上兩個零;再例如,韓國人對高爾夫有某種痴迷,把這項運動視為一種社交符號,現在有了中國電商可以買球和球棍,也為他們省下不少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朝鮮半島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播客節目《東亞觀察家》主播權小星,向霞光社分享他所觀察到的中國跨境電商對韓國消費者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今,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和Temu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軍團,正在改寫與重塑全球第四大電商市場韓國的電商競爭格局。

根據市場追蹤機構Wiseapp Retail Goods 的數據顯示,速賣通今年3 月的月活躍用戶(MAU) 達到887 萬,年增114%,用戶規模已超越韓國本土電商巨頭Gmarket、11st,成為韓國第二大電商平台,這是韓國電商平台前三名首次出現海外平台身影。而另一家跨國巨擘Temu 自去年8月進軍韓國市場以來,每月活躍用戶數成長了1,508%,截至今年3月飆升至829 萬。

速賣通、Temu在韓國市場的狂飆突進,也衝擊著韓國本土的電商巨頭。佔據韓國電商市場最大份額的Coupang雖然仍穩坐榜首,截至3月月活躍用戶數為3,086 萬,僅比去年增長5%。今年一季度, Coupang 營收71 億美元,年增23%,但淨虧損2,400 萬美元;去年同期,它還獲利9,090 萬美元。

對此,權小星認為,以新茶飲、麻辣燙、糖葫蘆和中國電商為代表的中國商品風靡韓國,滿足了在韓元貶值、物價飛漲的經濟下行週期下,韓國年輕人當前「小確幸式」的消費需求;另外,韓國作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諸多以YouTober為代表的KOL,自發地為從中國電商平台上購買來的商品拍攝推薦視頻,也提升了中國電商平台在韓國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

01中國電商,風靡韓國

韓國,這一國土面積略小於中國浙江省的國家,是全球第四大電商市場。根據韓國統計局2月1日發布的數據,2023年韓國電商的交易總額達227.35兆韓元(1,718.9億美元),超過東南亞六國的電商總額。 (2023年11月,Google、淡馬錫、貝恩聯合發布的《2023年東南亞網路報告》顯示,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六國電商GMV在2023年達到1,390億美元,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1860億美元。

對此,《韓國商報》分析稱,這一創歷史新高的統計數據,源於後疫情時代旅行需求的急劇增長以及跨境電商交易額的激增,「對華直接採購額激增至3.29萬億韓元,較上年大幅成長121.2%,約佔海外直接採購總額的一半;去年還穩居榜首的美國則年減了7.3%,金額為1.86兆韓元」。這意味著,中國首次追趕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跨國電商進口來源。

早在2018年,速賣通就正式進入韓國;2022年11月開設客戶中心,並加大對這市場的投入。 2023年3月,速賣通在韓正式推出Choice服務,包括3—5日內配送、包郵、免運費退貨等,簽約韓國國民級演員馬東錫成為市場代言人,並宣布將投資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為韓國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和更好的跨境購物體驗」;6月,速賣通升級了設於山東專門面向韓國市場的威海倉、煙台倉,共擴容超3萬平米,倉發貨物可保證3-5天快速送達。持續發力換來迅捷起量,2023年速賣通成為韓國市場新增用戶最多的手機App。

速賣通的火爆,也帶動其在韓國本土的物流合作商CJ大韓通運的股價上漲,其股票交易價格從去年12月的約9萬韓元,飆升至今年2月的14萬韓元。隨著訂單量在韓國迅速成長,速賣通擴大了與韓國當地物流公司的合作,除CJ大韓通運外,速賣通在今年與韓進、樂天環球物流、韓國郵政共4家韓國頭部物流公司簽訂了合約。先前速賣通針對韓國物流商的招標文件預計,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間,韓國市場的包裹量約為1,235萬件。

Temu在韓國市場,同樣採用數位行銷閃電戰與大額減免券的方式迅速攻城略地。不僅投放Instagram、YouTube和Google等社群媒體與搜尋引擎,也以植入廣告(PPL)的方式出現在韓國SBS電視台某檔綜藝節目中,不斷佔據用戶心智。

而根據5月13日《華爾街日報》的報道,Temu為控制風險、尋求其他成長來源,將把業務重心轉向美國以外地區,更加專注於在歐洲和其他國家獲取用戶。知情人士稱,Temu預計今年美國銷售收入將不到三分之一,去年為60%。根據此分析,日韓也將成為Temu在美國以外的另一個重要增量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同為中國跨境電商出海「四小龍」的TikTok Shop也有意開拓韓國電商業務。去年12月,TikTok的韓國子公司在韓國申請了TikTok Shop商標;最近,TikTok 宣布計劃僱用40 多名員工,負責在韓國的銷售、業務開發、廣告和電子商務合作。

與韓國本土電商相比,中國跨境電商平台的優勢,體現在其強大的供應鏈能力與超高性價比。對此,權小星告訴霞光社:「韓國本土電商平台上銷售的商品,絕大部分也是從中國電商平台上批發的。例如Coupang的許多商品是從阿里的1688上批發,然後運回本土銷售,在購買流程上多了個中間商賺差價;再比如很多消費電子類產品,韓國本土只有三星和蘋果,但這兩個品牌價格太高,速賣通則為韓國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

02.韓國電商消費趨勢:單身經濟與消費降級

聚焦韓國市場的電商服務公司數遊跨境負責人李容旨,向霞光社介紹韓國電商購物的便利性:「因為韓國人有晚睡的習慣,很多人喜歡在夜間購物,晚上10點到凌晨1點是電商平台銷量最高的時候。點前在家門口收到商品,不會因為想要的東西沒送到而影響第二天的正常生活。

韓國電商市場的成熟,首先源自於發達的數位連接和智慧型手機的高滲透率。韓國首都首爾是全球網路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行動裝置普及率高達97%,智慧型手機用戶達4,060 萬人。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韓國超過一半的電商銷售額是透過行動裝置完成的;而社群媒體的廣泛使用,進一步助推了韓國電商的蓬勃發展。

Statista數據顯示,2024 年,韓國電商用戶滲透率將達到53.2%,預計到2029 年將達到63.7%,這意味著總人口數5168.2萬的韓國,將有超3000萬人口使用電商購物;而韓國的人均線上消費水準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

韓國電商用戶高度行動化和社交化的趨勢,也與韓國的社會狀況密不可分。截至2023年年底,韓國首都圈登記人口約2,61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50.7%,逾半數人口聚集在首爾、京畿道和仁川幾個核心城市。高昂的住房成本,讓不少人選擇住在首都圈週邊地區,忍受著超長通勤時間:韓國統計局2023年的數據顯示,首都圈的職場人平均往返通勤時間為83.2分鐘。漫長的通勤讓更多消費者不得不專注於手機等行動智慧設備,間接帶動電商購物。

網址: https://www.taaa.org.tw/news/article/9220

  • 搜尋引擎大升級!找產品都有AI幫你「做功課」

  繼 Google 搜尋引擎搭載 AI 功能進化後,Google再升級其購物功能!Google Shopping近期推出了個人化「For You」產品推薦功能,運用 AI 分析用戶的搜尋紀錄和 YouTube 觀看紀錄,在購物頁面上,展示用戶「可能會喜歡」的產品,整體介面類似於亞馬遜和Pinterest 的綜合體。「許多消費者會從 Pinterest 或社群媒體獲取產品靈感,然後再到網購平台購買, 希望成為消費者購物的起點。」
• AI 摘要產品介紹、功能,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做足功課」|當用戶搜尋產品時,搜尋結果頁將呈現一個 AI 摘要,提供購物時應考慮的資訊。例如,若搜尋「西雅圖的冬季外套」,AI會生成的摘要,內容包含在氣候條件下購買外套,應該考慮防水、保暖程度等因素。
• 洞悉用戶歷史行為,提供最個人化的購物介面|Google 強大的 AI 和機器學習技術,透過分析消費者過去的行為模式,自動生成與使用者最相關的商品推薦,不僅節省時間,也能提高購物的便利性。Google 還利用這個新的個性化購物推薦,展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和影片。這種設計借鑒了 TikTok 的風格,旨在不斷展示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這樣的個人化產品推薦不僅限於某些特定的商品類別,還涵蓋了從電子產品、服裝到美容產品等多種類別,讓使用者的購物選擇更加多元。

網址:https://taaa.org.tw/news/article/9224

9.    短影音「人設」到底該如何打造?

「人設」是穩定客群最好的方式 人設,即是給觀眾留下的整體印象和角色設定,這不僅有助於觀眾在茫茫人海中辨識你,還能穩定你的客群,形成長期的粉絲基礎,這就如同品牌的標誌能夠讓人產生熟悉感,進而提高黏著度。 當人設鮮明且具有一定聲量時,觀眾會更願意回頭觀看更多你的作品,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將會看到什麼樣的個性和價值觀,甚至期待能夠從你身上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最好一眼就清楚明白:外觀形象建立 在經營人設的過程中,外觀形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觀眾在幾秒內就會決定是否繼續觀看你的內容,因此必須一眼就讓人清楚你的人設。 例如,一位以幽默見長的創作者可能會使用誇張的面部表情、鮮豔的服飾,或具有代表性的道具,來強調自己的搞笑特質;而一位專注於知識傳遞的創作者,可能選擇較為專業的服裝,以增強觀眾對其可信度的認知。 這些外在元素能夠幫助觀眾在視覺上迅速理解你的定位&風格,建立起對你的初步印象。 你想給觀眾什麼感受:內在價值傳達 接受了外觀形象,再來就是你的內在價值。 你希望觀眾在觀看你的影片時,獲得什麼樣的感受和啟發,例如有些創作者會專注於提供正能量和激勵,讓觀眾在觀賞影片後感到開心或受到鼓舞;而有些人則選擇透過分享個人故事和人生經驗,讓觀眾產生共鳴,並思考如何應用這些經驗於自身生活中。 這些內在價值必須與你的人設一致,讓觀眾不僅認得你的外表,還能感受到你的獨特個性和價值觀。 這樣的情感連結能讓觀眾更願意支持你,因為他們不僅在觀看內容,也在尋找與自身價值觀吻合的共鳴。 掌握大家的共感,建立情緒價值 「共感」即是讓觀眾覺得「這就是我」或「這跟我很像」的感受。 這種情緒價值的建立,能夠加深觀眾對你的依賴和信任,透過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困擾、幽默化的情境劇、甚至是深刻的社會議題,都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你了解他們的處境,從而產生情感上的連結。 例如,親子影片中經常出現的「家長日常」情節,便能勾起觀眾對於自身經驗的共鳴,進而將影片的影響力推向更廣的受眾,創作者若能夠細膩地捕捉並呈現這樣的共感,不僅能穩固現有的粉絲群體,還能吸引更多新觀眾的目光。 讓你的觀眾感到被重視:鼓勵留言、踴躍互動 「你有相同的經歷嗎?歡迎底下留言」 「歡迎底下留言你的看法!」 「還想知道什麼底下留言!」 以上,就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鼓勵留言互動方式,經營社群、人設帳號,最忌諱就是把帳號當作「佈告欄」單向的傳遞訊息,底下的留言與互動才是真正展現經營實力的地方,才能達成真正的雙向互動。 除了發佈作品之外,留言的回覆不僅讓觀眾知道你是認真在經營的帳號之外,也讓觀眾有被重視的感覺,同時也能從留言當中觀察題材的發展性、內容的檢討方向等等。 總結 想要打造短影音的人設,除了透過明確的外觀形象、深入人心的內在價值及與觀眾共鳴的情緒價值之外,更需要認真的雙向互動,只有當這三者合而為一,創作者的人設才能夠真正被觀眾認可並持續受到支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群平台中脫穎而出,並建立穩定且忠誠的客群。  

網址: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580&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