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週新聞集錦

  • 科技趨勢結合文化藝術 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高雄駁二開幕

文化部、高雄市政府攜手策劃,並串連文策院、數發部、經濟部等跨單位、跨部會合作的2024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今(12)日起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文化部長李遠、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等共同啟動影像,宣告這場全臺最大文化科技盛會正式展開,超過70件國內外精彩作品、上百場活動,結合新興科技與文化藝術,多元豐富的跨界展演內容帶來創新氣象。

「這是一趟學習之旅」,文化部長李遠說,他這一代的人對於科技是很陌生且恐懼的,除了家裡是周遭最晚有電視機的家庭,到成為作家後一直用筆寫作,直到2003年,報社對他提出專欄邀約,告訴他如果不會用電腦打字就必須要提早一天交稿,他才開始學習電腦。同是電影人的李遠引用李安的話說,「電影是用最新的科技拍最古老的故事」,從過去用棉被包裹攝影機遮蓋機器聲音,克服同步錄音的技術困難,到現在3D、4K、5G與AI,「科技最終是能為文化服務,科技也為我們保留了最珍貴的文化」。他說,當看到許多當年拍的電影,以4K技術重新修復放映後,整個影像不輸現今電影,「比我當年完成電影時還要震撼及感動」。李遠也對數發部長黃彥男說,同為AI行動內閣成員,「這是第一次的合作,未來也會有更多的行動」,包含將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的所有研究成果,充實生成式AI資料庫等,「唯有透過科技的協助,我們才能在世界擁有文化話語權,也才能證明臺灣的存在」。

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表示,DigiWave是第6年舉辦、第2度與TTXC合作,展現AI技術協助音樂創作,令人大開眼界,將來會有更多的科技工具協助內容的多
元應用與創造。科技的運用是未來的趨勢,TTXC與DigiWave將讓臺灣民眾了解這樣的發展趨勢,也讓臺灣未來文化科技內容產業得以走出臺灣、走向世界

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表示,感謝文化部與數位部的支持,讓高雄再度舉辦TTXC。在數位時代,不管從科技的面向或是內容的面向都是很有意義的活動。市長陳其邁率領高雄朝智慧城市邁進,以亞洲新灣區為核心持續拓展5GAIoT與AI產業生態系,更著重軟體跟內容,邁向數位轉型與淨零減碳。藉由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的舉辦,放眼國際趨勢的未來內容產業,聚集全球文化科技令人驚豔的作品,交流國內外科技應用的層面與視野,讓臺灣這座科技之島更具未來內容的競爭力。

TTXC未來主題展「G.A.M.E」中,日本知名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與數位藝術家凱爾麥當勞合作的AI作品「鏡子裡的自己」,當觀眾站在鏡子前,人工智慧將進行即時分析,不斷變換鏡中人的角色,隨著擺動的肢體呈現不同影像。文化部長李遠、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與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也當場體驗,享受全新的「照鏡子」經驗。此外,展場中兩座大型復古遊戲機台也吸引眾人目光,亞洲創作團隊超維度以AI進行實體對戰的作品《VS AI街頭對戰》,開幕現場AI好手示範用手勢生成圖片,更融入高雄港的風格場景。

高雄市文化局指出,TTXC即日起至10月27日於駁二藝術特區登場,今年再度落腳高雄,橫跨展演、影視、音樂、科技及產業等多元豐富面向,以「FUTURE AT PLAY」為題,3大核心展區,包含聚焦全球趨勢的「G.A.M.E.」未來主題展、亞洲最大沉浸式影像大展「XR DREAMLAND」,以及文策院支持臺灣原創開發的「INNOVATIONS」文化科技創新展演,並推出全球交流、臺灣扎根的國際論壇、大師講座、開發者大會、工作坊、VTuber見面會等活動,超過70件國內外精彩作品、上百場活動,結合高雄在地的高雄電影節、打狗祭、數發部支持產學策進會策展的DigiWave、霹靂國際的霹靂盛典、富邦文教基金會的虎姑婆與他的朋友等文化科技內容,打造全臺最大文化科技盛典。

此外,得天獨厚的港灣地景優勢為TTXC更添看點,駁二藝術特區無圍牆邊界的園區以水岸輕軌貫穿,「大港橋文化科技展演Xverse跨境新視界」以大港橋為畫布,並將AI生成影像與輕軌列車進站呼應,連結真實與虛擬、跨越過去與未來。

更多TTXC展覽活動資訊請上官網查詢https://ttxc.tw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225290

 

 

  •  國美館《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開播 探索藝術百變風貌
    國立臺灣美術館即日起正式推出全新Podcast節目《Taiwan美術時代錄》,以豐富多樣的內容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國美館的幕前與幕後,議題涵蓋國美館的專業、人事物及藝術文化等,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藝術家、策展人及館員等,以輕鬆而深刻的方式分享各個議題,無論是藝術專業知識、實務經驗,或是藝術文化發展現況等,期透過Podcast平台促進藝術教育的普及與資源共享。

國美館陳貺怡館長表示,Podcast在國內外流行多時,有許多博物館及藝文場館製作Podcast,是一個很好與觀眾/聽眾連結的平台,國美館推出的Podcast《Taiwan美術時代錄》,希望藉由Podcast平台,在藝文愛好者之外更廣泛地拓展其他族群,「讓大家更認識國美館,更知道國美館在做什麼」,也期待觀眾/聽眾一起關注臺灣藝術的歷史及未來發展。

《Taiwan美術時代錄》首集節目介紹「口述影像」的應用,國美館自2013年作為文化部「視障服務示範館」,推行文化近用已10年,在展場共融設計中運用「口述影像」輔助視障族群欣賞作品,透過語言描述作品,為視覺障礙者打開欣賞藝術的窗口。首集節目邀請國內專家學者趙欣怡博士分享實務操作經驗與挑戰,除了視障者能夠透過聲音看見藝術,非視障者也能透過口述影像獲得不同視角的欣賞體驗。本集節目同時也呼應國美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開展,以「全人友善博物館」理念,為觀眾提供友善與包容的展示內容,及以人為本的精神體現。

《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陸續將與聽眾分享國美館的各個專業面向:例如「典藏」是臺灣美術發展的重要資產,如何系統性建構美術發展脈絡及保存珍貴文化資產;還有早期藏品橫跨年代久遠,在氣候及環境等因素下產生劣質,面對不同媒材,如何透過修復來恢復作品往日的光彩;此外,國美館每年推出臺灣藝術家典藏展、亞洲藝術雙年展及教育展等,國際藝術展示手法日新月異,在既有的空間限制下,不同類型的展覽如何透過展場設計來呈現展覽脈絡,讓觀眾能夠沉浸其中的藝術氛圍;最後,國美館志工隊是館內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志工默默付出,協助導覽及活動執行等多樣任務,作為國美館與觀眾之間的橋樑,為推動藝術普及做出一份貢獻。

《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的開播,多元的主題讓觀眾能更了解國美館的各個面向,突破展覽空間及欣賞藝術作品的時間限制,未來國美館持續透過《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這個平台,分享更多與藝術發展相關的內容,讓更多人感受藝術的豐富多樣性及文化價值,《Taiwan美術時代錄》現已上架各大Podcast平台,歡迎觀眾隨時隨地打開Podcast聆聽,一起聽見臺灣美術的聲音。

《Taiwan美術時代錄》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傳送門:https://lihi.cc/dnhQy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186

 

 

  • 社群新寵Threads「串」出頭,從內容價值判斷品牌機會點
    數位時代的傳播與溝通形式,正影響著社群媒體的生態樣貌,同時也反映了當前社群發展的趨勢與用戶需求的演變。從早期的論壇、部落格,到後來的 Facebook、Instagram,再到如今的X、TikTok、Snapchat,每一個社交媒體平台的興起都為用戶帶來截然不同的互動體驗。而異軍突起的Threads,憑藉Instagram的使用邏輯與原生優勢,結合簡潔直觀的介面設計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成為去年最受矚目的社群新秀。

 

出類拔「脆」的Threads,躍升台灣年輕世代的愛用社群

Threads(多數用戶經常暱稱為「脆」)於2023年7月正式於台灣推出,透過Instagram既有帳號連動的低註冊門檻,在短短一周內就衝破1億用戶,刷新史上所有社群軟體的成長速度。截至目前,上線已滿一年,歷經沈寂後再度翻紅,根據數據顯示,台灣用戶推估約350萬左右,其中Z世代更佔了大多數。Similarweb統計指出,台灣是全球第二愛使用Threads的市場,社群流量佔比達10%,僅次於美國的25%,平均使用時間更是制霸全球。

 

Threads重新燃起用戶的期待並非偶然

Threads為一個以「串文」(內容可以使用文字、照片、影片)為主的社群媒體,Meta雖有意在Threads置入商業廣告,但目前也還未有明確的廣告及商業模式進駐;因此,在Threads上更能暢所欲言,隨時分享自己的想法,且以「內容優先」的演算法推播機制相對公平,即便是素人也都有機會引起「爆炸式擴散」。Threads破圈式傳遞相較於其他的主流社群平台,其用戶輪廓、使用目的的差異也顯而易見。根據艾肯斯iCONNECT調查顯示社群使用上的差異,其中Instagram主要以分享影音、圖片內容為主;Facebook使用年齡層較長,並多為發布動態;而Threads更講求即時分享短篇內容。

針對目前Threads上的串文內容呈現,使用情境大致有以下幾種:

情境一:對話式即時問答

Threads的即時性及推播方式,內容觸及到的對象較容易破圈,並非主要集中於自身好友,而是有共同興趣愛好之人,因此於Threads串文上提問時,較容易尋找到有共鳴的脆友即時回覆問題。例如:「#不懂就問脆」的標題出現,即是現在年輕人常用的查詢資料方式之一。

 

情境二:召喚名人海巡

關注政治人物、奧運運動員、藝人、網紅…等名人,新社群環境大家勇於嘗試,包含各方名人,也因Threads PO文編輯容易的特性,名人已將Threads發展為發表個人真實想法之地,網友也因較容易於社群上與名人互動,平台使用黏濁度高。政治人物發表政見、藝人發表生活點滴趣事、運動員發表賽事真實心得,Threads消除了與網友之間的距離。

 

情境三:成為群眾

社群時代下的網友在意風向更勝於真相,使用者於Threads中發文較真實且直白,且如上所述,有許多名人也會發表想法、近況等,網友於平台上與名人直球互動便成為多屬網友喜愛使用Threads的其中原因。

 

情境四:切換不同人設

差異化的平台經營模式,人物性格設定,除上述所說之名人經營Threads之外,一般使用者皆會將原Instagram、Facebook社群區別化發言,更真實的想法及意見於Threads上透漏,也開始重新分配各社群的使用時間,而市場中各品牌也對於新社群環境蠢蠢欲動,也會看到藝人、KOL、政治人物私下沒有偽裝或從未在螢光幕前展露的一面。

台灣成為Threads的流量寶地,品牌切入起手式的觀察與思考

Threads上線後的一年內已有不少品牌開始經營自家官方帳號,其中也透過兩個案例的操作形式,從中學習和借鏡。

<案例一:八曜和茶>

起初八曜和茶期待操作Threads方式與Facebook、Instagram官方帳號無異,很快就發現互動效果非常有限,故開始嘗試分享於各門市當中店員會遇到的糗事,例如:搖飲料不小心搖到天花板等,在短時間內獲得許多網友分享關注,除分享店內趣事之外同時也至各個不同聊天內中「海巡」留言,以朋友之姿與網友互動,引起許多網友對品牌的好感。在建造足夠的好感後運用「37法則」,於溝通品牌資訊時僅透漏3成,其餘7成讓網友自行發揮,討論度持續上升,營業額整整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成,有十分優異的成績表現。

(補充:八曜和茶於Threads串文中的有趣討論,網友開文提出:「八曜和茶為什麼不改九曜和茶(就要喝茶)」八曜和差的小編現身回覆:「因為民眾拍照手指頭比九的時候,小指會翹起來,八比較好比⋯⋯,然後手放下,我知道你在偷比」,光是這則留言,就吸引超過七萬次瀏覽。)

<案例二:萊爾富>

希望運用Threads與年輕消費族群建立好感,參考其他品牌「海巡」留言的方式加入網友討論串,但因小編小看了線上網友的敏感及界線,留言中過度隨意且有貶低網友之意,引發網友眾怒使之被網友炎上謾罵,萊爾富小編雖有與網友致歉,但仍不太受網友愛戴。

人人都想創造流量串文,品牌應先行觀望或趁勢佈局?

Threads的出現,讓許多不想露臉或是後製影音的創作者,藉由文字抒發情感或釋放壓力,畢竟社群媒體也開始讓許多人反思是否不只成癮且過曝。相較於其他的社群媒體,Threads少了濾鏡效果造成的容貌焦慮感,少了炫富圖片的比較心態,多了些文字上的幽默廢文和心情語錄,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為單純。

社群時代下反璞歸真的Threads,問世至今雖已足歲,但仍屬一個新興的社群媒體平台,未來尚有許多不確定的影響因素存在。儘管如此,截至目前的發展也有諸多值得品牌行銷人加以思考的重點:

▍重點1:掌握演算法邏輯,「串」連情感共鳴

當前缺乏專注於垂直內容的創作者,導致在熱門議題匱乏時,演算法會優先推播能夠引發高觸及率與高互動的貼文。例如,獵奇、虐心、公審類內容,經常成為爆紅主流。職場經歷、租房經歷等議題,同樣容易引發大量討論。另外,生活中的奇聞逸事也特別容易成為討論的焦點。品牌在操作時需利用這些能激發情感共鳴的元素,以點燃短串文的熱度,從而達到高效傳播的效果。

▍重點2:放大平台即時性優勢,思考真實有價的轉換策略

網友反應兩極化是平台的一個特性,品牌應聚焦建立個性和定位,不可急於求一步登天,否則容易適得其反。持續創造具話題性的內容,但應避免製造爭議和吸引負面關注,唯有透過真實、有價值的內容進行轉換,才能真正獲得長期的成效與回報。

▍重點3:議題內容拿捏得當,降低引發公關風險

品牌應謹慎選擇議題,保持真誠和適度的自嘲,發文時可以適度幽默,但避免開過頭或涉及他人。若負面討論形成,常會迅速引發網友的熱議和批評。內容執行若以「廢文」為主的情況下,反映出真話文、出征文、說教文等多種「極真實」的台灣人特徵,也會是切入機會點。

儘管媒體習慣已養成,但對於品牌主而言,Threads或許是社群溝通不可錯過的新機會點,在準備加入「脆」的領域之前,隨時留意更多同溫層以外的輿情討論,挖掘流量紅利所在之處。未來也應持續關注Meta針對Threads平台所賦予的商業任務,以利企業品牌在行銷策略上的應用。

最後,隨著Threads成為新世代高黏著度的社群平台,未來是否將開放品牌廣告進行投放,也都是行銷人該持續關注的焦點,如何結合正在經營的多平台優勢,明確界定各社群平台的溝通目標、內容操作和目標受眾,才能事先佈局和做足應變措施,在搶占品牌能見度之餘,也才能避免讓品牌灰頭土臉的陷入Threads串文的污染危機中。
網址: https://reurl.cc/vvj1XL

 

 

  • 智慧識別賦能銷售革新,驅動數位廣告產業!域動行銷成為新一代數據精煉廠!
    域動行銷(CLICKFORCE)9月12日舉辦【智慧識別賦能銷售革新-數據驅動轉換的創新之路】發表會,解構數位身分識別、精準數據應用、銷售轉換等行銷議題,同時透過數據技術與成功案例分享,提供數據行銷解決方案、未來發展趨勢及因應對策。

行銷的目的在銷售,技術發展的核心是數據!
行銷端的痛點在於數據零碎化、各方數據難以整合,以至於無法精準推播個人化廣告,容易錯過商機。另一方面,雖然數位科技與載具蓬勃發展,但未來第三方Cookies的留存率可能只剩下25%,希望享受個人化廣告體驗的消費者占比卻高達71%,因此,強化用戶識別技術、整合多元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才是快速提供個人化精準廣告的解方!

Identity Net+AI² OptiEngine+混血數據3.0=精準投放個人化廣告
CLICKFORCE數據組主理人趙威典提出Identity Net和混血數據3.0的數據應用解方,前者可以將只能在站內使用的第一方數據延伸至站外(包含第一方數據、聯播網數據、發票數據、比價網數據、零售數據、輿情數據等),協助品牌在他網及APP中找到相同的目標受眾,成功投放跨網域廣告;後者有助搭配行銷規劃與策略執行,精準掌握TA的實際消費偏好,投放個人化廣告。

Identity Net可以描繪出用戶畫像並搜尋社交圖譜,再將數據投入AI² OptiEngine一鍵分析受眾輪廓(Persona)、提供廣告投放建議,還能在3分鐘內快速生成360︒的精采創意(creative 360),針對目標受眾產出個人化的廣告素材或感興趣的推播內容。透過Identity Net、AI² OptiEngine、混血數據3.0,可以同步提高精準用戶識別率及個人化廣告轉換率。

數據標籤協助品牌提升轉換,贏得心佔!
91APP產品長李昆謀指出,零售品牌都想找到對的消費者(目標受眾),促進轉換提升,透過91APP為品牌客戶建立第一方數據,結合多元第三方數據(如域動行銷),運用標籤資訊,在人、商品、標籤之間,把特徵找出來,配對精準度更加提升,同時運用91APP獨家開發零售AI「jooii」,增強標籤生成、迭代及應用,亦增強推薦系統能力,加速生成商品推薦等功能,此外更突破現有RMN框架,進一步發展出RMN3.0,為客戶帶來新一代精準零售媒體廣告紅利,大幅提升投資報酬率。

新銷售解方-全方位數據行銷生態系
域動行銷營銷事業處總經理廖師問認為,落實分眾行銷有助提升行銷精準度,跳脫既有溝通渠道更有助於擴大數據應用面,比方PDOOH戶外廣告就是極佳的應用模式。知名家電品牌即透過PDOOH中的混血數據資料庫鎖定更多TA場域,即時數據應用能檢測到溫度、濕度及空氣品質,甚至監控人流熱區,再將廣告精準投放至目標TA所在熱區,線上(包含TA使用的智慧載具)、線下多軌進行還能達到再行銷的目的,比方線下人群線上再行銷的觀看率就高達65.03%。

過程中同樣可以運用Ai² OptiEngine、creative 360、混血數據3.0,達成精準數據、優化行銷的目的。美妝保養案例顯示,智慧識別與全方位整合數據行銷不僅提高350%的商品銷售量、增加226%的商品銷售額,網路聲量及品牌好感度分別提高了121%、7%,自然互動數(發文、留言、按讚、分享)數則提高了15-114%。

全數據革命驅動將來實力
陽獅集團實力媒體執行副總陳心慧及資深總監陳建亨則分享將來銀行案例,說明AI及ROI整合行銷方案如何協助品牌端更了解消費者需求,而善運數據力則有助精準掌握市場脈絡、找到新的消費需求。透過AI數據洞察及分析消費者、應用多管道消費者數據、整合線上線下數據,才可能深度解析目標受眾(分眾素材溝通)、最佳化媒體廣告投遞,善用AI廣告優化技術搭配跨螢廣告作法有助極大化行銷效益。

OMO搭配跨五螢(手機、電腦、平板、聯網電視、DOOH)曝光不僅能降低成本、提高觸及率與品牌知名度,還能同步提高廣告轉換數。不過,除了善用數據力提高廣告投放精準度,還要掌控好有效的頻次/觸及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減少資源浪費,而且讓消費者對品牌更有感。
網址: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52483&sort=#DHMUzEgQ

 

 

  • 捷報! 《小雁與吳愛麗》勇奪2024年釜山影展金智奭競賽單元大獎
    釜山國際電影節今(11)日閉幕,由導演林書宇執導國片《小雁與吳愛麗》榮獲評審團大獎「金智奭獎」,也是臺灣作品首度榮獲此獎項。曾經在釜山影展臺灣行前記者會說,「現在應該是臺灣電影最好時機」的文化部長李遠獲知訊息後,特別表達振奮與驕傲,他特別感謝《小雁與吳愛麗》劇組的努力,不僅獲得大獎,更驗證了臺灣電影最好時機的許諾。文化部表示,2018年紀錄片《潰爛癒合掩藏》獲釜山影展最佳紀錄片獎後,臺灣電影已有多年没有於釜山影展獲獎。已在前(9)日看過《小雁與吳愛麗》首映場的李遠說,這部電影透過強烈的愛恨交織情緒引領觀眾重新思考自己和家人的關係,是所有身為父母、子女都應該看得一部片。李遠也說,由「金馬組合」組成的《小雁與吳愛麗》,不管是工作人員、演員的表現,都超越了他們的過去。如今在釜山大放異彩,果然給了今年金馬奬來臨的秋冬,即將展開一連串精彩國片的時節,「最好的一個起手式」。李遠表示,趁著這波國片在釜山國際影展獲獎的好消息,除了《小雁與吳愛麗》以外,也鼓勵大家以行動進電影院觀賞陸續推出的秋冬強檔國片。文化部也一定會持續加強支持臺灣影視製作的力道,並透過「國片聯合行銷」將臺灣精彩的國片推向國內外市場。文化部也鼓勵16-22歲青年在年底前,可以利用文化幣「金馬套餐」優惠,享用主餐1「結伴看國片」350點回饋100點,以及主餐2單片消費滿200點即可回饋100點,另外還可抽限量「金馬福袋」,共同支持國片市場。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225276

 

 

  •  2024 國美館藝術創齡計畫成果展「樂齡藝術生活節」 11 月登場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Wonderful You:藝術做伴 — 國美館藝術創齡計畫」成果分享活動將自 2024 年11 月中旬陸續展開,歡迎關心樂齡議題的社會大眾、樂齡長者及相互陪伴的照顧者,一起來感受藝術帶給樂齡者創造力和身心療癒的活躍能量。此次成果展活動以「樂齡藝術生活節」為主題,透過多元的表現形式,呈現藝術創作促進高齡者健康福祉的執行成果,並分享各個社區醫事或長照據點的感人案例。活動內容除了將本計畫在衛星市鎮進行的八類藝術課程成果作品以互動性裝置的形式展出外,並環繞樂齡主題,規劃跨域共學論壇、老派幸福市集及紀錄片放映座談等多様性活動。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表示,國美館自 1988 年開館營運以來,長期推動多樣化的教育推廣及學習資源服務,致力於打造豐富友善、平權近用的藝文場館環境。面對未來超高齡社會,以藝術行動導入高齡者社群,關心並促進長者在生理、心理及社會互動的健康福祉,以「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為核心,帶給長者積極正向、藝術創齡的幸福、歸屬及互動依存感。期望透過國美館長年累積的推廣經驗,讓藝術走出美術館進入社會據點,普及生活美學,進一步達到藝術社會的積極實踐。國美館說明,在即將進入超高齡新時代的現在,讓我們用藝術帶入長者的生命,激發長者的創意活力,用藝術緊密連結親友家人,創造以「藝術」為日常的理想生活。國美館熱情邀請大家於 2024 年 11 月一起來相伴!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5251

 

 

 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力推科技駐村 AI創作推升臺灣文化內容影響力
為迎接10月12日至27日登場的「2024 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駁二藝術家進駐計畫推出「科技駐村」主題,邀請義大利藝術家Synthiola、巴西新媒體藝術雙人組Ygor Marotta & Renata Chebel、臺灣及香港的新媒體藝術團隊「超維度」,以及熱衷於AI影像創作的亞洲團隊「江戶未來世」,四組藝術團隊近期已進駐創作,蒐羅在地文化內容,包含乖乖科技守護神、地方信仰、夜市小吃、原住民族等,創作出高雄專屬的AI內容,並在TTXC未來主題展《G.A.M.E》中展出。

文化部表示,文化部近年大力推動科技藝術發展,支持科技藝術創作、XR沉浸式應用等超過200件作品,鼓勵文化內容運用科技多元型態共創、加深與科技產業跨域合作及接軌國際主流市場,更積極引薦至各大國際藝術機構及展演,本屆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中,如《快樂的陰影》、《黑色的翅膀》、《矽利克》、《眠月線》等均是臺灣團隊原創作品。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歡迎來自各地的藝術家,駁二藝術家進駐計畫自2015年執行至今,已累積超過200組藝術團隊進駐創作,這次配合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以科技駐村為主題,首度有AI進駐駐村空間,藝術家在城市中進行調研,創作出與臺灣高雄在地相關的AI作品,義大利藝術家Synthiola更在出發前就已經做好準備,頭髮跟指甲都染上乖乖綠色,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表示,來自義大利的Synthiola求學期間結交到來自臺灣的新媒體藝術家友人,從而得知零食「綠色乖乖」是臺灣特有的科技守護神,此次受邀來臺便由此發展出「乖乖運作吧!JUST JAILBREAK」駐村計畫,讓玩家扮演乖乖的代班守護神,透過AI進行對話、解決問題,讓遊戲中罷工的用品順利運作。展場更取得乖乖食品公司合作授權,預計創造出充滿綠色乖乖的奇幻異境,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巴西新媒體藝術雙人組Ygor Marotta & Renata Chebel,其中Ygor已是第7次來臺,而Renata則在巴西就已接觸佛教信仰,曾前往聖保羅的佛光山禪寺禪修靜坐,兩人深受臺灣民間信仰、茶藝文化及儒家哲學觀吸引,此次駐村期間探訪高雄佛光山、春秋閣、孔廟、旗津天后宮、三鳳宮等宮廟,體驗臺灣茶席,更特別拜訪高雄意誠堂關帝廟考察扶鸞儀式,將利用AI創作全新互動作品「映心堂Temple of Reflections」,觀眾可於展場與人工智慧互動問事,一同探索臺灣在地的民間信仰及文化面貌。

「江戶未來世」團隊以高雄市場和夜市文化做為創作對象、「超維度」團隊則以那瑪夏的卡那卡那富族為素材內容,同樣透過AI人工智慧收集、生成技術,創造出《屋台系列》和《Patching計畫─卡那卡那富族》,直指AI年代下,藝術生產的在地特色和文化差異,其中「江戶未來世」以「虛擬駐村」概念進駐,在無人工作室內,電腦不間斷地生成高雄版「屋台系列」圖像,再透過機械繪圖機重新繪製AI生成出的影像。

文化內容策進院、高雄市電影館與法國合作的「臺法沉浸式內容駐地開發計畫」,分別推出臺灣藝術家葉信萱在巴黎駐村的作品、以及法國團隊u2p050去年在高雄駐村的成果之作。葉信萱VR作品《Sense of Nowhere》將於「INNOVATIONS」展出,創作靈感來自於印度教的手印,觀眾戴上VR頭顯後,可以透過手勢結印互動,進行體驗感測,進入神秘的心靈和現世之間自我探索旅程。法國團隊u2p050去年9月進駐高雄駁二後,進行臺灣政經、科技、產業的調查,完成作品《深層生態學》,觀眾可跟隨主角探索科技的雙面力量,進行一趟科技和自然環境的反思之旅,作品將於「XR DREAMLAND」中展出。

 

2024 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主題展覽、國際論壇與產業活動等門票,於OPENTIX售票系統全面販售;

更多駐村講座與活動訊息,請上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官方網站https://ttxc.tw、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225021

 

 

  • 秋冬暖心國片大補帖 文化幣金馬套餐加碼送百點
    「金馬奔騰」臺灣電影界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隨著入圍名單、金馬觀摩影展等活動開始啟動。為響應金馬熱潮及年底前另一波國片上片高峰,文化部今(9)日宣布推出文化幣「金馬套餐」優惠,除原先「結伴看國片」350點回饋100點,自明(10)日起到12月31日前,將再加碼推出「單片回饋100點」單片消費滿200點即可回饋100點,另外還可抽限量「金馬福袋」。同時,文化部也將推出「國片聯合行銷活動」,邀請全民一起「瘋金馬、看國片」。

文化部表示,113年度文化幣自1月20日發放至今,領取人數達122萬人,領取率突破8成,使用金額逾11.7億元。在國片消費情形,抵用金額逾6500萬元;配合暑假檔期推出的「國片馬拉松」2個月期間,吸引超過8.5萬人次進戲院看國片,使用超過2880萬元。
文化部說明,秋冬國片「金馬套餐」優惠內容共推出2個主餐1項驚喜,主餐1「單片回饋100點」,使用文化幣看國片,單片消費滿 200 點,即可獲得回饋 100 點;主餐2「結伴看國片」,只要其中1人使用文化幣當次消費滿350點,可再額外獲得回饋100 點。更好康的是主餐1、2可以合併使用,也就是如果同學相揪一起去看電影,其中1個人使用文化幣消費總計350元以上,就可以獲得200點回饋。
套餐以外的驚喜則是金馬執委會特別為了「金馬套餐」提供10個金馬福袋,內容包含近期一推出就造成網路搶收的「會唱歌的金馬造型悠遊卡」等聯名商品,只要使用文化幣觀看秋冬上映國片,都可以參加抽獎。

文化部表示,將於秋冬季接續上檔的國片,題材多元豐富,其中多部影片已獲得金馬獎及國際影展的肯定,包括導演鍾孟宏的《餘燼》,題材緊貼臺灣歷史脈絡,以鍾孟宏獨特個人風格,掀起懸疑凶殺案下的暗潮洶湧,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等5項大獎;導演林書宇的《小雁與吳愛麗》,講述複雜幽微的母女關係,除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等8項大獎外,亦入圍韓國釜山影展角逐金智奭獎。
文化部長李遠昨晚也特地出席《小雁與吳愛麗》首映會,李遠說,在《小雁與吳愛麗》中,許多人都超越了他們的過去。不論是編導演和剪接、攝影、聲音、美術等,簡單的故事卻用了豐富的結構、形式,以及充滿了意象和暗喻,強烈的愛恨交織情緒將引領觀眾重新思考自己和家人的關係。「這一部兼具藝術和商業的國片,果然是給了今年金馬奬來臨的秋冬季節,即將展開一連串精彩國片的起手式」。

其他即將上映的國片還包括黃熙執導、張艾嘉主演及金獎團隊共同打造的《女兒的女兒》,探討母女、人工生殖等生命課題,除榮獲多倫多影展獲評審團特別提及獎,更是臺灣睽違20年首度入圍東京國際影展主競賽單元的國片,亦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等5項獎項;雙導演王品文、彭紫惠執導的《春行》,寧靜優雅且深刻地描述過去與現在、生與死的二元性,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新導演等2項大獎,並已獲得第71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最佳導演銀貝殼獎。
除搭配金馬獎推出「金馬套餐」活動外,文化部也將攜手影視業辦理「國片聯合行銷」。李遠說,本屆金馬獎報名718部,比去年增加166部,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以臺灣277部、中國276部(前兩年分別是89部、125部)最多,更有14位非華人電影人獲得提名。入圍的44部影片中臺灣有26部,其中8部是國際合作,也顯示跨國合作已成為臺灣電影製作未來趨勢。除了入圍影片外,李遠也鼓勵大家走進戲院看國片,因為唯有透過走進戲院,才能更加了解在金馬獎「入圍名單」之外的國片製作環境真實情況。

李遠也提到,《小雁與吳愛麗》的導演林書宇從在美國求學時參與臺灣電影短片徵選開始,作品《海巡尖兵》成為當時極端稀有而大膽的題材,回國後欣逢《海角七號》的奇蹟旋風,他陸續的作品成了21世紀初國片「死裡逃生」後臺灣電影界的驚喜之一,從《九降風》到《星空》,《百日告別》到《夕霧花園》,以及2021年監製相當具指標性的臺灣電影《美國女孩》,林書宇沒有放棄原有的企圖心。這也顯示臺灣電影的製作方向,輔導金仍然是很鼓勵創新、實驗,臺灣電影製作沒有「完全」受到市場類型控制的原因和驅動力。

「你真的很勇敢」,李遠也用昨天映後跟林書宇說的一句話,向許多在有限的市場和資源下,仍然勇於嚐試,不放棄當初拍電影初衷的臺灣電影工作者致敬。

【李遠臉書】
金馬組合和金馬套餐———在林書宇的「小雁與吳愛麗」中,許多人都超越了他們的過去: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M2EMDBrSEYo65JU5/?mibextid=WC7FNe

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2.aspx?n=105&s=225190